羅中立的油畫《父親》
據記者調查,除了《父親》,還有不少大師名作常年處於被借展的“顛沛流離”之中。業內認為,藝術藏品藏品僧多粥少,折射出美術館場館資源過剩的現實。
《父親》很忙:“鎮館之寶”遭遇頻繁借展
羅中立創作于1980年的《父親》,現在雖被尊為中國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但它常不在館內。一份借展排期表顯示,《父親》2008年先後去了廈門、上海和浙江3個地方,這一走就是半年時間;2011年又下江南,在蘇州展出了3個月;去年再赴浙江,半個月不在館內。
按照中國美術館的説法,現在各地美術館借展《父親》的申請已有厚厚一沓,他們是既喜又憂,喜的是這麼多美術館要借《父親》,本身説明這幅作品的影響力,憂的是他們擔心《父親》要吃不消了。
了解油畫典藏知識的人都知道,油畫的保存環境極其講究,不僅必須極少挪動,收藏環境還必須恒溫恒濕,這樣才能保證顏料不龜裂剝落。可憐的是,《父親》雖貴為“鎮館之寶”,卻不得清閒,一直要作長途旅行,四處“趕場”。旅途勞頓之苦自不必説,周圍環境的改變也對這幅名作形成威脅。
中國美術館雖有永久陳列《父親》的打算,但起碼現在還做不到,因為各地興建美術館太多,缺少展品的這些美術館都渴望《父親》的支援。
據記者觀察,在全國“趕場”的,遠不止《父親》。記者印象中,有某名家的一尊雕塑作品,一年之內起碼在5家美術館的開館大展中出現,被觀眾笑稱為當年“最奔忙的藝術品”。
一個毋庸置疑的現實是,一些新建美術館對藝術展覽佳作處於極度渴望之中。僅去年一年,中國美術館的外借藏品就達5000件。雖然許多“鎮館之寶”已拼盡全力在各地“巡遊”,但依然是僧多粥少,遠遠無法滿足各地的需求。
美術館過剩?只見美術館,不見藝術品
幾年前,記者曾隨上海某藝術展館去長三角一家縣級市的美術館探訪。那次,縣級市美術館從上海借得幾十件明清名家書畫用以展出,用他們的話説就是“蓬蓽生輝”。
記者見這家美術館展覽面積達幾千平方米,其氣派毫不遜於當時上海任何一家美術館(當時還沒有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但由於缺乏藏品,他們已有幾個沒辦新展覽了。而引進展也佔到他們全年展覽的一半以上。這家縣級市美術館的境遇,顯然是很多新美術館處境的縮影。有數據顯示,近10年來,全國新建的建築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大型美術館就有十余家,其餘中小型美術新館更如雨後春筍。
但問題是,不少地方是只見美術館,不見藝術展品。有時為了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一些地方舉全市之力興建起美術館,但美術館建成之後的收藏經費又劃歸“日常開支”,有限的開支使他們不可能買到有分量的藝術品,最多是一些二三流的作品。而且即便有錢,美術館收藏也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也使得一些新建美術館淪為“空殼”,借展便成為唯一的選擇。
藝術評論家江華表示,現在一些新建美術館的情況,和一些新劇院非常相似──在近年“劇院興建熱”中,很多劇院在各地拔地而起,一座比一座規模龐大,一座比一座設施豪華,但等劇院建成後,人們猛然發現根本沒有可以上演的劇目。
記者了解到,此前美術館界確有是先建展館,還是先收藏的爭論。不少西方國家多傾向於先收藏後建館,而國內近年的情況卻正好相反。不過一條不可否認的標準是,美術館必須要有自己的藏品,一家美術館的地位也由藏品而奠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