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岫•遠意:羅一平山水作品展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26 16:57:4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3年6月25日,《岫•遠意——羅一平山水作品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幕,本次展覽是由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由廣東美術館和廣州藝術博物院共同承辦,集中展示羅一平近年來藝術實踐成果的大型學術展覽。

在當代中國美術界,羅一平是著名的美術理論家、美術史學家和中國畫山水畫家。作為美術理論家和藝術史學家,他著述豐厚,探賾索隱,深入堂奧;作為藝術管理者的廣東美術館館長,他具有開放的學術思想與很強的學術包容性,對當代藝術和傳統藝術都有深刻和獨到的理解;作為中國畫家,他的山水畫以氤氳華滋、鬱然深秀的特徵來釋放自我精神底層一種心遠地自偏的遠意,遠意儼然已成為了他山水的精神故地。

中國傳統文脈與當代文化語境之間的連結

廣東美術館以收藏和展覽當代藝術為主,而作為美術館館長羅一平先生的繪畫創作卻並不僅僅限于當代藝術的語境中,他更多的是從宋元前人的技法中表現當下的藝術情懷,從他的作品中可以體現出其繼承傳統而能出新的藝術能力。

筆墨語言對傳統的繼承性

羅一平出生在一個教育世家,從小接受寫書法、填詩詞的藝術熏陶,他在大學期間接受的教育也是十分注重傳統文化元素。因此,在羅一平先生的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帶有元明清古人的筆墨技法。羅一平説:“吸收古人主要是元人的筆墨與宋人的丘壑(這與我大學時代臨摹宋元人畫作有關),在我的畫中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但是又與它們有所不同,我寫書法主要是抄古詩詞和《大學》、《中庸》,在反覆抄寫詩詞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意會到詩的節奏、韻律和意境,用線條書寫出自己對詩詞的理解。”他認為,抄寫四書五經等古文經典,每天都會有不同的體會,能受到很好的傳統文化浸潤。因此,不管如何進行繪畫創作,畫中一定要有文心,要有文韻。文心是在畫中能夠捕捉到的一種文化的感覺,而文韻是養出來的一種深層次的文化意味,這種意味刻意作不出來,是畫家用文化養出來的,所以只要一動筆,畫面自然就會顯現出來。有了文心,畫家就能持有平和的創作心態,作品的品象就高,不火氣、不俗氣。

圖式結構的現代意味

中國繪畫極為強調對傳統的繼承性,注重與前輩畫家筆墨與圖式的淵源關係。歷代畫家的得意之作總是將前人的筆法與圖式融會貫通。羅一平的許多作品將傳統圖式上留天、下留地的構圖修正為畫幅上下頂天立地、左右虛以空白的構圖。這種實兩頭,虛兩邊的圖式處理,使畫面呈現出一種山體向上、向下無限伸延,山勢向兩邊急劇擴展的視覺張力,從而使作品産生出自我面貌和現代氣息。羅一平先生將“入”于傳統作為一種文化選擇,一種生存方式,一種觀照心態,並以此為基礎求一“出”字,通過對傳統的重新闡釋,使筆墨審美趣味的表達合於時代,從而達到了以倣古求創新的目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