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回到傳統,融匯中西,清新民族風
抗日戰爭期間,龐薰琹輾轉于北京、湖南、雲南、四川等地,先後任教于北平國立藝專、四川省立藝專等。1939 年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研究員之後,他接觸到我國傳統裝飾藝術,收集彩陶、畫像石以及青銅器紋樣數百種,並設計了陶瓷、漆器以及染織用品等數十種圖案。他的這種實踐和思想一直貫穿在他後來的教學中。對中國傳統圖案的發掘與研究是龐薰琹卓越的藝術貢獻之一。他站在時代的高度上、以世界的眼光對傳統圖案進行了發掘與研究,從紋樣入手探究其蘊涵的民族精神,進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最深處,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藝術精神。
在國家動蕩、民族危亡的關頭,龐薰琹藝術方向的抉擇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超前性與前瞻性,顯示了其作為藝術大家的過人之處,這在當時尤為突出。
在這一時期,他還深入貴州苗家山寨,考察民間藝術,收集了大量的民間藝術資料,並創作了系列工筆人物畫《貴州山民圖》。龐薰琹線描藝術引人注目,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仕女圖》系列既反映了對傳統線描的理解,又明顯融合了西方寫實主義繪畫的造型觀念,既強調比例結構的真實,同時又不失傳統線描的節奏變化和裝飾性特徵,顯示出了他對傳統民族藝術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從此,他的藝術有兩個重要的轉變:一是把部分精力轉移到工藝美術;二是他的畫風趨於民族化。作為中國現代藝術的先驅,龐薰琹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其民族民間美術思想在當時也頗具前瞻性和科學性,也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産,主要有民族民間傳統美術裝飾紋樣的研究、民族民間美術開發與保護的思想等,大多內容至今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944年在重慶,中華全國藝術家協會組織了第二次全國美展,入選的作品要懸挂在兩個展廳:一個是國畫廳,另一個是西畫廳,龐薰琹向國畫組遞交了三四幅作品,而評議小組拿起他的一幅作品看了看,建議他送到西畫組,他去了。結果西畫組又告訴他説:你這些作品屬於另一廳的國畫組,結果,應把龐薰琹的作品懸挂在哪,在組織者中間引起了爭論,可見他在中國藝術的中西融合上所作出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