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行萬里路破萬卷書:韓敬偉的山水世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28 10:51:5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行路、讀書、繪畫,如果這是一個人生活的主題,那麼這份生活該是怎樣淡泊寧靜,與世無爭。潛心創作,與畫為伴,歷名山大川,讀諸子百家,韓敬偉教授便專注于這樣的生活,沉醉在他的山水世界裏。

韓敬偉教授

畢業後的困頓:騎行黃河流域,為創作尋根溯源

1982年,韓敬偉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係,隨即進入遼寧畫院成為專業畫家。多年專業系統的訓練,並沒有使韓敬偉在創作上得心應手,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反而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他説:“我每創作一張畫都覺得非常困難,面對東西方傳統,我常常感到無路可走,無論有怎樣的創作追求,我會悲哀地發現,我在重復一種已有的模式。”中國傳統繪畫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在藝術觀念、審美理想、表現手法和創作程式上都建立了嚴密的體系和評判標準。創作上的既成規範,對於創作處於起步階段的藝術家來説,就像一張大網,而現代畫家又在此基礎上多了一張西方繪畫的網。李可染先生曾説:“人網之鱗,透脫為難”。

在中國社會變革劇烈,文化多元,思想激蕩的20世紀80年代後期,韓敬偉為了掙脫這個網,尋找他人格自覺和藝術上的自覺,他帶著困惑奔向黃河流域,獨自一人踏上了考察黃河之路,領略孕育華夏文明的大自然的風姿,尋訪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歷史足跡,這一走就是四年。從1986年春開始,每年一次,每次四個月,騎自行車遍訪黃河流域,歷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山東九省自治區,對傳統文化遺跡、民間藝術、各地風情進行了全面考察。這一段類似于苦行僧般的艱苦旅程,不僅為藝術創作帶來了突破,漫遊中所曆盡的艱難困苦,也是對生存意志的一種磨練。

一路走來,韓敬偉收穫頗豐。黃河之行,他看到了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在黃河流域所創造的輝煌文化,也對孕育這一文明的自然環境作了深入勘察。他敏銳地發現了貧瘠粗陋的黃土高坡的特殊之美。那些看似簡陋的土房窯洞,嶙峋的荒野怪石,訴説著黃土高坡的質樸、厚實與粗獷、豪邁。山川、溝壑、草木、梯田,或蔥綠,或昏黃,或于山間掙扎而出,或散落星布于山水之間。這些新鮮的素材都帶著鮮活的生命走進了韓敬偉的創作之中,他筆下的隴上風光豪放似錚錚男兒,帶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意境深邃幽遠,尋常之景、平實之象中藏著野性的呼喚和盎然生機。

韓敬偉作品

民間美術、農民畫家的啟發:返璞歸真,師法自然

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和農民畫家的創作狀態,曾使韓敬偉深受啟發。他説:“民間美術在表現形式上和中國繪畫雖然沒有直接聯繫,但是創作狀態、思維模式是一脈相承的。農民畫家沒有受過專業的繪畫教育,幾乎不受專業條框的束縛,只是祖輩技藝的傳承和有感而發。黃河沿岸純樸的農民繪畫,體現了人的生存狀態和自然環境的高度協調。農民畫家不帶任何觀念和約束,他們所創造的形象和運用的色彩純粹是心靈的指引。”韓敬偉從這種隨心所欲,恣意揮灑的創作狀態中看到了繪畫創作真性情的表達,自自然然,毫無修飾。他十分嚮往這種發自天性,出於本真,無拘無束的創作狀態。當筆者問道,他何時能夠進入到這種狀態時,韓敬偉笑言:“快了,估計等到我退休以後,再老一點兒的時候。”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七十歲時的韓先生,應該達到了“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回歸天性的創作佳境。

韓敬偉作品

讀萬卷悟山水:胸中丘壑、天地其中

韓敬偉説在走黃河之後,他又潛心讀了十年書,對老莊哲學、魏晉玄學,禪學以及中國畫論經典等,都有過研究。行走的歷練,豐富見聞,開闊視野,打開創作思路;靜心讀書,溯源傳統,充實思想,修煉內心境界,正是“一路走來一路讀”。“中國的山水畫家畫的不是某個具體的地,而是將其所見到的許多自然景觀中諸多優美的部分加上自己的想像集中于一圖。”山水形貌只是表像,內含生機靈妙的意趣,而這意趣從何而來?只傳摹物象之表,不明其理,表像的東西就毫無生機,更不用談內含意蘊了。“山水畫的本質不是追摹客觀,而是透過表像彰顯宇宙本體的玄機與妙理,這是一種很高的智慧活動。”

中國山水畫歷來是文人士大夫情懷的表證,儒家、道家思想對山水畫的創作均有深遠的影響,韓敬偉對此也都有深入的理論研究,尤其偏好老莊之“道”,推崇“水性”。水雖柔弱,但它滋生萬物而不與之爭利,甘居低下之處,隨勢而行而常流。“韓敬偉用現代審美眼光審視中國傳統經典,從中尋找具有現代藝術實踐可用性功能和對藝術變革有啟示作用的東西,借古開今。”在韓敬偉的創作過程中,讀書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這不僅是一個提高繪畫創作的過程,更是一種心靈的滌蕩洗禮和人生境界的修煉。畫中有“水性”,必是深意之畫;為人含“水性”,必是高德之人。

葉聖陶先生在《蘇州園林》中寫道:“或者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韓敬偉精妙的山水創作就是如此。正是由於他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的勘察歷練和孜孜不倦、刻苦深入的研讀思索,使韓敬偉真正做到了在行路、讀書、畫山水中追尋古代文人墨客的高潔之志,融入山水風景的雲淡風輕,匯成了 “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周子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