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單霽翔的“故宮夢” 紅墻之內都是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3 14:11:51 | 文章來源: 成都商報

五問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記者:您擔任故宮掌門人以來,故宮成績有目共睹,現在回過頭來,您覺得這其間最困難的是什麼?對於故宮的未來,您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單霽翔:一定是人才,故宮現在要招到一個博士也不是難事,但遇到一個真正的人才卻不容易。

關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未來的發展,我們將圍繞以下4個目標進行。即通過完成古建築群整體修繕工程和開展環境整治,實現“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通過實施“平安故宮”工程和世界文化遺産監測,實現故宮古建築群、文物藏品、故宮遊客平安;通過完善學術研究中心和建立科技保護平臺,實現學術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和專業人才不斷匯聚;通過提升博物館的專業化功能和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化職能,實現從“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

記者:您對故宮的保護和熱愛,從自身關注周圍環境,到宏觀的保護都有,曾有媒體説您撿遊客隨手扔的雜物“大材小用”,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單霽翔:保護文化遺産人人有責,我們呼籲“愛護文化遺産從我做起”,每一個“故宮人”都會以身作則,為維護文化遺産的尊嚴、故宮的尊嚴而不懈努力,這是不分職務高低的。在這裡,我們也呼籲社會公眾的關注與支援,每一位觀眾都將自己作為文化遺産的守護者,與我們一起保護好故宮這個世界文化遺産。只有獲得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共同保護,文化遺産才能更好地守住尊嚴。

記者:外媒曾開玩笑似地評價,像禦花園這樣的地方,沒有發生踩踏事件是個奇跡,故宮有沒有什麼可供分享的經驗?

單霽翔:禦花園空間很狹小,今年清明一天就來了8.8萬遊客,我們在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在禦花園試行分流疏導和短時限流的措施。採取禦花園內東、西分流,觀眾由南向北單向參觀,打開啟祥門,分流西六宮區域不準備參觀禦花園的遊客。遇有禦花園內特別擁擠的時段,還會對進入禦花園的觀眾採取短時間限流等措施。

記者:近日的蘆山地震,造成當地一些文物的損害,請問北京故宮如何保證地震中文物的安全?

單霽翔:以前北京故宮的一些文物在庫房裏都是一個一個“裸身”放在架上,現在我們對器物進行防震處理,類似成衣製造的“量體裁衣”,給它們都配齊囊匣。同時,盛放易碎文物的櫃子將大規模更換成金屬櫃,彼此之間並不依靠。這樣不僅節省空間,遇到地震也不會發生傾倒。

記者:能否介紹新近通過的“平安故宮”方案?

單霽翔:“平安故宮”主要是為保護佔地112公頃、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木結構宮殿古建築群、180萬餘件故宮藏品的安全及每年約1500萬中外遊客的安全,工程重點內容主要包括7項: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建設(主要是文物修復保護中心);地下文物庫房改造(將1、2期庫房連接起來的3期庫房);基礎設施改造;世界文化遺産監測;故宮安全防範新系統建設;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