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張江舟專訪:解讀“生命”與“墨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18 10:23:43 | 文章來源: 中國美術館

《殤·戊子記憶之五》180×192cm 2009年

4月17日是“生命·墨語——張江舟水墨藝術展”北京巡展的最後一天,上午10時,張江舟老師來到中國美術館,在展廳現場為觀眾深入介紹了他的作品。

關於展覽主題“殤”

張老師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展覽的主題,他説,“生命·墨語”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用傳統水墨畫的方式來詮釋我們對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的理解。而這也是構成此次展覽的基本主題。我們可以看到展廳內的作品均為2008年以來的新作,這批新作的主要精神之源是汶川地震,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一直在構思一組創作,直到2009年的春節開始了殤系列的創作。而殤系列正是源自汶川地震帶給我的感受,我曾在汶川地震期間走訪過災區,目睹了災難場景。把主題定義為“殤”,是表達了一種因汶川地震,因年輕美麗生命的瞬間消逝所帶給心靈對生與死問題的思考。

從審美形態上講,我把這一主題的作品定義為“淒美型”。因為我沒有描繪大悲、痛苦或是聲嘶力竭的情感,而是希望通過作品表達出大悲大痛之後的平和、淡定。而這也是我在面對汶川地震,面對遇難者時的內心感受。

水墨形式與主題精神

水墨本屬於中國傳統繪畫體系,大家從我的作品中也看得出,我基本沿襲了“徐蔣體系”寫實水墨人物的路子,但創作“殤”系列時,顯然又不同於徐蔣體系。我們知道,徐蔣體系更多是寫實主義創作方法,而我的作品顯然不可以定位成寫實主義,但在造型的相對具象和嚴謹,以及傳統筆墨文化的結合方面又與徐蔣體系有著清晰的文脈聯繫;我想這種以黑白水墨為主的新傳統方式,是獨特的東方特色。而部分畫面中的色彩則更多起到調節情緒,調節畫面的作用。這種本來很傳統的形式特別適合表達“殤”的主題和審美感受;表達出淒美的情緒以及當代人在面對自然,面對社會時産生的無助、孤獨、抗爭、希望等一系列精神感受。在我的主觀意向裏,也希望這種筆墨方式能夠更好承載和表達“殤”的主題。

“殤”與女性形象

大家也注意到了,“殤”系列主要以年輕女性為基本表達對象,這是因為女性往往很容易和母性、堅韌、無私、純潔等詞彙找到連接點,而女性同時也讓人聯想到弱者、被保護對象等詞彙。女性既是非常美好的,同時又是非常柔弱的;女性既是最容易被悲痛打到,同時又是最容易從悲痛走出來的。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而我以女性形象作為基本表現對象,更能表達出汶川地震帶給我的悲痛和悲傷的情緒。

“山水畫”圖式與“紀念碑”精神

“山水畫式”構圖和“紀念碑式”感覺是“殤”系列作品很突出的特點,這也是我若干年來集中思考的問題。過去我們看多了,也習慣了現實主義場景中具體場景,生活內容以及形象情景具備的創作方法,而“殤”系列作品顯然不是現實主義創作方式,他脫離了真實的生活場景,畫面中也沒有出現個性化和具備職業特點的人物形象。

我希望觀眾站在我的作品前,感受到的不是生活當中的人,而是通過人物形象引發更多人們對人、對民族、對國家的命運思考,從中體會人生價值。

至於畫面中許多構圖都呈現“紀念碑式”的效果和山水畫的效果,這也是我這些年在畫面處理上比較用功的地方。我認為在中國畫裏,特別是山水畫裏突出表現的是“意境”,至於傳統人物畫則更多注重通過表現情節和內容來傳達畫面的精神意志和整體氛圍。作為人物畫家,我希望我的作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希望通過一種類似山水畫的感受強調“意境”,單靠畫面本身來把握作品的精神氣息。而作品中帶給大家的“紀念碑”式感受,是我有意識地在畫面中注入了崇高感,或者説是神聖感來強化“殤”的精神感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