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北平藝專與民國美術”學術研討會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7 09:56:5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346上午9,“北平藝專與民國美術”學術研討會在中央美院美術館正式召開,本次研討會時間為期兩天,共有24位學者做報告和學術討論。央美院長潘公凱在致辭中談到:解構和碎片化的美術史研究方式是很重要的,此次研討會邀請了近三十位專家早已完成論文並出版。中央美院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作為論壇的發起人擔任第一場主持人,薛永年擔任評議人46日上午的兩場報告共有6位學者分別發言,報告內容以個案研究為主,論題涉及史料披露、藝術生涯、圖像學研究、文化身份界定和重大社會變革中的藝術與教育走向等問題

前兩位發言者分別為陳繼春“錦日本生涯初探”,郎紹君“北京藝專國畫系主任蕭俊賢”。兩位學者主要是對民國美術的史料披露和藝術生涯的考察。其中,郎紹君先生的研究主題是早期任北京藝專國畫系主任的蕭俊賢(1865-1949)1918年初至1928年任國立北京藝專中國畫系主任,一度任代理校長,後來辭職去上海以賣畫為生,據介紹他辭去職務南下與徐悲鴻主持學校工作相關。他與很多畫家相熟,其中與陳師曾交往最多。

第三個報告以藝術交流和民國的文人集團為主。發言人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鄭工,他的研究主題是繪畫中的歷史細節——讀李毅士的《陳師曾像》與《王夢白像》。報告講述了早期留洋藝術家、文人集團以及交流互動史

劉曦林先生的“北平藝專史事二則”,以史料披露為主,報告以劉曦林1982年與王子云先生的一封通信為中心,結合《解放戰爭時期北平學生運動史》,展現了一個民國背景中的一個案例,披露了“阿博羅美術學會”早期的照片,並通過自己的研究,將阿博羅美術學會成立的時間基本確定在1921年,解決了學術界的有普遍爭議的一個問題。

    杭春曉的報告以傅心畬文化身份和主題重構的問題,重點講述了對傅心畬而言,“國”這個概念的流變,梳理出了“君之國”、“仁之國”、“鄉之國”的線索,為遺民群體主體性變遷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範本。

    華天雪的報告為“徐悲鴻的1949”,主要是呈現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徐悲鴻相關的人事、教學、藝術創作方向等方面的變動,通過對具體事件的研究、考察,為理解建國後的美術打開了一個的窗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