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拉近公眾與藏品距離
公佈目錄只是漫長路途上的第一步。如何保證實物與數據的切實對應,儘量實現其與公眾的近距離對接,仍是一個考驗。
目前,故宮博物院通過古建築的騰退和修繕,不斷開闢展場,擴大開放面積。據介紹,修繕完成後的慈寧宮將開闢為“雕塑館”,將很多過去鮮有機會面世的雕塑精品展示給公眾。
同時,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開闢有數字資料館、文化專題等專欄,各類藏品精粹匯集於此;並在新浪微網志、騰訊微網志等新媒體上通過開設“曬家底兒”“文化專題”等欄目介紹藏品,解答公眾關心的問題。“故宮講壇”“永遠的故宮”等系列講座從2005年開始已經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幾十所院校開展。“故宮知識課堂”“大手拉小手”“故宮造辦學堂”等互動活動把家庭成員請進故宮,對兒童進行故宮文化的熏陶。
現有展廳條件無法滿足展品的實體展示,這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更何況故宮博物院不但有著龐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這個不可移動文物,更有著180余萬件可移動文物藏品。而文物藏品的數字化,在一些方面能夠彌補實物展品無法展出的遺憾。
“在今後的一兩年內,我們要在端門建設一個故宮數字博物館。參觀者可以不受故宮閉館時間限制,在閉館後仍然可以在這裡集中欣賞到數字故宮的各種虛擬展示節目,而且身處這片偉大的建築群之中,與周圍的環境、氛圍融為一體,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的觸覺、聽覺和視覺感受。”婁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