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藝術品産業博覽會9月26日在北京舉行,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 (FINE ART ASIA 2012)于10月4日在香港舉行,2012秋拍的序幕就這樣由藝術品博覽會拉開。正如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司長劉玉珠所説,藝術品博覽會是社會經濟發展帶動文化消費需求的必然産物,它既是一種藝術商品集中展示、交流與交易的形式,也是一種把藝術審美與産業經濟有機結合的組織活動。但同樣是這種將畫廊、藝術機構、藝術作品、藝術家、拍賣行、買家及其他藝術消費者整合在一起的平臺,在參與組織、盈利模式、行業標準、團隊建設等方面,北京和香港卻存在著很多不同。如果在圈子內部博覽會之間的競爭還屬於小打小鬧的份額爭奪戰的話,面對日益激烈的亞洲藝術市場中心之爭,北京與香港之間的競爭似乎更注重模式上的優劣取捨。
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早在2010年,佳士得亞洲區主席葉正元就表示,內地的藝術品市場要發展,可能還需借鑒“香港模式”,“香港模式”很可能就是內地未來藝術品市場模式的藍圖與指針。黑國強也撰文表示,“中國的藝術品交易制度還是需要參考西方的做法,博覽會應該用一個企業的方式去經營,有董事局的制度,有投票、有推薦,有專家做負責人”。在國際藝術品博覽會上,香港走的完全是西方的路子,各個博覽會的規劃、設計、具體操作以及運營管理都是按照西方的程式。儘管在西方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在藝術品市場整體發展較為落後的亞洲市場,面對各種“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香港的這种經營模式似乎並不十分流行。內地關稅風波之後,幾家大拍賣行和畫廊紛紛開展香港業務,一些重量級藝術家也將工作室南移至香港。在這樣的形勢下,香港比原先作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北京顯得分外熱鬧。
香港作為自由港,有著先天的藝術品發展優勢,但其國際視野與成熟的經營理念與發展模式也正是內地發展所缺失的內容。面對香港取代北京成為新的“亞洲藝術市場中心”的野心,內地迫切需要向香港學習借鑒成功經驗了。按照西方與香港的經驗,博覽會、拍賣、古玩店、畫廊這些均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博覽會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少人認為,內地想要保住中心地位,首先必須複製香港的國際藝術品博覽會模式,栽起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可是,又有人擔憂,香港的模式是否真的就適合內地的發展,或者説,將香港模式複製之後,怎麼能保證具有強大的文化同化力的內地不令其變成另一個“特色”。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種擔憂也不無道理。但是,作為“拿來主義”的優秀踐行者,內地想要逆水行舟贏得勝利,對博覽會模式的改革已然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