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2012年11月1日晚,由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組委會、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主辦,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承辦的“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上,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宣佈展覽開幕,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英國政府亞洲關係小組主席兼大英博物館託管理事會理事鮑威爾勳爵(Lord Charles Powell)分別致辭,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董事長廖曉淇代表李嵐清先生向大英博物館贈送14枚篆刻藝術作品。大英博物館館長麥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李志群,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文化部原副部長趙維綏,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前常駐聯
劉曉明大使在致辭中表示,李嵐清先生在任國家領導人期間,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經貿、文化、教育和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退休後,他致力於“健身健腦,讀書創作”,潛心於音樂、詩歌和繪畫等藝術領域,尤其是刀耕鋒耘,成就斐然。劉大使指出,李嵐清先生對篆刻藝術做出了三方面突出貢獻:一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銳意創新,形成了反映當今時代風貌的特色和風格;二是積極進行篆刻藝術的推廣和普及,使篆刻藝術這只“舊時王謝堂前燕”,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從而獲得了更為寬廣的發展前景;三是引領篆刻藝術走向世界,先後在俄羅斯、法國、印尼、新加坡等國舉辦了篆刻展,以印章為媒,講述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和中國人眼中的世界,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和橋梁。
趙少華副部長在致辭中表示,李嵐清先生的篆刻作品不僅生動體現了作者蘊含其中的理想抱負、文化素養、人生境界與藝術探索,更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所崇尚和追求的志趣精神與人文情懷。趙副部長強調,中英都秉持文化表達與文化發展的多樣性,都致力於在保護本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重視和支援當代文化藝術的發展以及跨文化的交往。今年4月,在雙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正式啟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英之間在人文領域,特別在文化藝術領域,將繼續鼓勵開展多樣化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實現我們相互借鑒、交流合作,和而不同的共同願景。
鮑威爾勳爵回顧了兩年前在北京與李嵐清先生的會面,讚賞他對全球事務的深入了解,以及在文化方麵包括對莎士比亞和西方古典音樂的豐富知識。他表示,李嵐清先生在中國經濟現代化、改革開放、深圳及其他經濟特區開發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的篆刻書法展是英國第一次舉辦此類展覽,使英國民眾有機會欣賞篆刻在中國傳統書法中的地位,並對中國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
參加開幕式的各界來賓饒有興趣地觀看了展覽,在感嘆李嵐清先生藝術造詣的同時,對篆刻這種傳統中國文化形式首次來到英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此舉不僅使海外華人華僑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體會,也給英國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的窗口,有助於推動中英兩國文化交流邁上新臺階。
在開幕式前,組委會舉辦了中外記者新聞發佈會。組委會高級藝術顧問、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代表組委會簡要介紹了中國篆刻藝術的發展簡史以及李嵐清先生對當代篆刻變革與創新所做出的貢獻。他重點從主題的拓展、形式的創新、普及的方式等方面介紹了李嵐清先生的篆刻理念和藝術實踐,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李嵐清先生作為中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負責經貿、教育、科技、體育等工作,有著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退休後,他致力於文化藝術的創作與推廣,特別是中華傳統篆刻藝術和高雅音樂的普及。10年來,先後創作了800多方篆刻作品和大量書法作品,出版了有關經濟、教育、篆刻、音樂和素描等10多部著作。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篆刻這門古老藝術正煥發出勃勃的現代生機,從讓人敬而遠之的小眾藝術轉為廣受歡迎的“大眾篆刻”。
此次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的李嵐清先生108方篆刻及兩幅書法作品,涵蓋“中國篆刻”、“世界文化”、“當代中國”、“生活情懷”四大部分,充分展示了李嵐清先生在篆刻書法藝術上的最新成就。為舉辦本次展覽,李嵐清先生專門篆刻了“莎翁(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印”、“培根之印”、“瓦特”、“亞當·斯密”、“狄更斯”、“法拉第”、“南丁格爾”、“羅素”、“卓別林”、“大英博物館”、“女史箴圖”等14方篆刻作品,並惠贈給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表達了他對英國文化的崇敬和對中英友誼的重視。此次展覽同時展出了大英博物館館藏的5枚古代中國印章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標實物——“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徽寶。這是奧運徽寶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本次展覽時間為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15日。展覽期間,于11月3日在大英博物館史蒂文森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印:傳承與創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還將舉辦多場專家講座和工作坊等公共教育活動,以引導英國觀眾深入了解和欣賞中國篆刻書法藝術,增進中英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