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廣州東山新河浦“五大名園”之一逵園變身畫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02 15:45:00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廣州東山新河浦“五大名園”之一逵園變身畫廊,開門迎客。
廣州東山新河浦“五大名園”之一逵園變身畫廊,開門迎客。

“許多文物的産權問題千變萬化,不宜一概而論和隨意干涉。然而,隨著城市文化發展的需要,為什麼不能通過公共資源的傾斜,儘量讓那些已經列入保護範圍的文物或者標誌性的歷史建築物,用於公共或公益的用途呢?”近日,媒體人唐螂也在《羊城晚報》上就五仙門電廠舊址著火,探討如何讓文物保護與公益相得益彰。

湯國華透露,近日他與廣東省文物局籌劃在荔灣區沙面物色一棟文物建築,參考香港模式作為試點。他介紹,“一些有價值的文物建築,香港政府是出錢買下了,就像香港島半山區的豪宅景賢裏,就是香港政府以地易地買的。”所謂參考香港模式,就是想“政府先出錢,把文物建築基本修繕好。然後編制保護和利用指引,再向社會非營利機構公開招投標,徵集適合該建築利用的項目。中標單位頭兩年在維護文物上將得到政府的一定補助,以後就自負盈虧,租用期限不能太長,政府定期監督,發現不能保護好文物,立即收回使用權”。

湯國華特別提到越秀區新河浦的逵園。逵園現正經營畫廊,是近年來對舊建築活化利用的標本。

老逵園變畫廊買菜師奶幫襯

恬靜柔和的橙紅色外墻、雅致锃亮的木樓梯、典雅斑駁的花階磚……今年元旦,新河浦“五大名園”之一的逵園出租為畫廊開門迎客。

畫廊的老闆是4名80後文藝青年,機緣巧合下找到這裡實踐他們傳播大眾藝術的職業夢。從租賃文物保護單位審批、到“修舊如舊”式裝修,從活化文物建築到營造一方社區的氛圍,他們都在不斷嘗試、收穫驚喜。

根據文物保護相關條例,若是私人所有的文物出租商用,要向當地工商部門備案,工商部門會與相關文物管理部門溝通,看其是否會對文物造成不良影響,才予以放行。

“經過層層審批才得以承租,真是來之不易!”老闆之一的黃先生介紹,老房子丟空了十幾年,屋主一直在等能保護文物建築的合適租客。“我們很愛惜老房子,室內格局都沒變,只是刷一下墻壁、翻新窗欞。”黃先生介紹,他們投入了幾十萬元的裝修費,嚴守“修舊如舊”的原則。有幾塊地磚缺了,為了保證室內建築風格和諧,他們還專門跑去佛山陶藝廠燒造地磚。

元旦至今,逵園已成功舉辦10個畫展,開始成為一個活躍的文化新據點。毛澤東攝影師呂厚民的攝影展也選在這裡。黃先生説:“過去很多人路過逵園,都希望進來看看,但大門一直緊閉。我們剛開放的頭兩三個月,來訪的人有一半是想來看建築的。”

逵園大門敞開,不僅迎來了懂藝術的觀眾,也吸引了附近的師奶、學生……“有位老奶奶來看了幾次,看中了畫作,買完菜就來買畫了。”為社區街坊營造了藝術氛圍,這是黃先生始料不及的:“逵園本身有著感召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