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70後一代是抽離中心的一代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9 09:29:24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有一種觀點認為,當代繪畫中的70後一代正在表現出一種抽離中心的自我特徵,這尤其表現在70末和80後藝術家身上。這個觀點認為,新一代藝術家不再抵抗或者歸順主流,而是表現出一種可愛化、自娛自樂、自我滿足的離中心主義傾向。持這個觀點的評論家針對的主要是年輕的前衛藝術家群體。這個群體曾經是被認為最有前衛精神和前途的一代,如今似乎變得黯然失色,既沒有藝術地位,也沒有影響力。

這個觀點所描述的現狀是客觀而準確的。但有所不同的是,在我看來,70後一代對“中心”的“抽離”其實並不存在,因為70末和80後一代從來就沒有進入藝術界的中心地帶,所以也就無所謂“抽離”了。這個觀點在一些60後藝術家那裏得到印證,他們也認為,60年代生人的藝術家大學或剛剛畢業的時候,正值中國當代藝術從矯飾中走出,向前衛的現代主義藝術過渡的時期,老一代藝術家正力圖恢復傳統,更年輕更前衛的一代還遠沒有出現,因此他們得以相對輕鬆地登上變革的舞臺。換句話説,在他們剛剛走出美院的時候,中國當代藝術正好給他們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因而,他們成名遠比現在70末和80後的藝術家容易。70後一代的藝術家走上社會時,已經到了90年代中期,此時正值藝術市場方興未艾之時,80年代的理想主義與“崇高感”|被“玩世”、“波普”、“艷俗”等新思潮所消解,哪些畫家走紅、,哪幾張作品賣大錢了成為最熱門的話題,與此同時,原本權威的全國美展等國家級展覽也正在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這讓70後一代的藝術家感到無所適從。他們在美術院校讀書時所接受的教育是理想主義和正統的,但當他們走出校園時,所面臨的情境卻世俗和玩世不恭的。

實際上,70末和80後一代的年輕藝術家並不缺乏60年代藝術家的勃勃野心和藝術理想,只不過社會環境變了,多元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使得過去一統天下的官方藝術逐漸失去中心地位,市場經濟的觸角也無處不在地伸向了藝術領域,處於核心之外的藝術家和藝術掮客,正力圖通過各種手段搶奪官方藝術退出後所丟棄的空位,而他們所要拋棄的“中心”,正是現在即將成為邊緣的官方藝術。70末和80後藝術家很清楚這一點。這幾年到漂在北京的藝術家數不勝數,你問問誰不是懷著成名成家的野心來到這裡的?否則在地方上工作、創作,不但生活有保障,創作環境也會安逸的多吧。在北京,那麼多藝術家每日為吃喝拉撒奔波,過著拮據不堪的日子,難道都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藝術理想?

多元的社會觀念和社會結構,造成唯一權利中心的逐漸消失,過去的那種主題性創作,現在已經引不起年輕一輩藝術家的興趣了,這不必過於擔心。令人擔心的倒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風格”,並把這個“風格”變成商標,再進行無限制的複製,成了很多年輕藝術家的主要創作方式,這個方式的潛在規則就是與過去的那個中心盡可能地遠離,先通過反叛的形式和大量複製的方式彰顯自己的面貌,引起關注後再設法進入另外一個正在形成的權利“中心”,或者就乾脆再被體制招安(比如方力鈞、張曉剛等人)。這樣,一旦有某一個藝術家獲得了成功後,就會有一批年輕或不年輕的藝術家積極跟進,這就是為什麼藝術市場總是會刮“××風”,畫商總是會一擁而上買某一個藝術家、某一類風格作品的原因。

所以,70末和80後藝術家的抽離中心也許只是一種策略,可能是主動的,也有可能是被逼無奈。因為,在他們身上,並不能看到我們所需要的對於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宏大目標,更多的是淺嘗輒止和小富則安的小資性格。其實,他們並不甘心做可愛狀,他們的狀態也並非僅以自娛自樂、自我滿足就可概括,他們也有野心,只是沒了氣魄和執著。

陳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