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阿布拉莫維奇電影中再聚“凝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18 11:20:32 | 文章來源: hiart.cn

有行為藝術祖母之稱的“瑪蓮娜·阿布拉莫維奇”

兩年前,當她在其藝術生涯中可能最為重要的展覽上目不轉睛地與來參與作品的觀眾們一一對視時,瑪蓮娜·阿布拉莫維奇這位行為藝術家已然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而她也欣然應允自己成為被研究的主題。這回她要在他人的作品中聚集起“凝視”。

近日,由導演Matthew Akers執導的紀錄片“瑪蓮娜·阿布莫諾維奇:藝術家在現場”將會于這個週末在紐約和洛杉磯的各大影院上映,並且7月2日時將會在有線電視家庭影院頻道播出。影片向觀眾講述了阿布拉莫維奇在建立起一個擁護她的朋友和同仁圈上的超凡魅力和幽默感,還刻畫了她在藝術圈的影響力以及她的作品對公眾所具有的變革力量。

影片的名稱正來自於2010年在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瑪蓮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現場”,自然重頭戲會是這場展覽。説來,在日前正舉行的第43屆巴塞爾藝博會上,不少人都拍下了這樣一件作品:兩位赤身裸體的男女相對著站立在入口處,觀眾要通過他們時,不可避免地會觸碰到他們的肌膚。而這件作品正來自於阿布拉莫維奇的《無可估量之事物》。

2010年時瑪蓮娜·阿布莫諾維奇將這件作品帶往了她在MoMA的回顧展現場,同時展出的還包括她早期的一些富有爭議性的作品。在回顧展期間,多數的作品主要是由她培訓出來的41位藝術家呈現,她自己則擔起了另一件作品。她靜坐在椅子上,觀眾們一個一個排著隊等候機會去坐在和瑪蓮娜相對的椅子上,與她對視。在這件作品的實施過程中,不少人哭了,還有不少人為此等侯了整整一晚上,也有人數次地排隊參與。而阿布莫諾維奇則在展覽進行的三個月期間裏,每天固定地坐在椅子上,長達七個半小時。據悉,MoMA這次開創性的展覽共吸引了約75萬人次參觀。

塞爾維亞出生的阿布拉莫維奇表示在MoMA辦展改變了她的生活,也讓她明確了她的人生使命,即“教會公眾去到達內心。”她説道:“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有著明確的目標,到如今我更加明確了這一點,這也是我為之放棄一切的原因。我沒有婚姻,也沒有愛人,沒有孩子,沒有家庭,只有一位住在貝爾格萊德的哥哥。”

Akers稱他在拍攝這部紀錄片時,一直試圖以一個“懷疑論者”的身份去從阿布莫諾維奇70年代早期的作品開始,不斷地去追問“這是藝術嗎?”。他期望為更廣泛的觀眾拍攝一部有吸引力的片子,片中會有一些親密行為,但更多的是出於真實性和好奇心,用一種令人驚奇的方式去讓觀眾理解阿布拉莫維奇,去更好地理解她作品中的藝術、社會價值以及人和人之間純粹關係的重要性。

這位導演在拍完片之後,雖然依舊覺得這世上還有很多糟糕的行為藝術,但是他稱自己再也不會對阿布拉莫維奇有任何懷疑。“我可以向任何人證明,這就是藝術,”他説道,“她對很多的人都有深厚的影響力,我親眼目睹……毫無疑問,她是目前在世的最著名的行為藝術家,而且挑戰著我對於這種藝術形式的偏見。”

近年來常駐紐約的阿布拉莫維奇又有了更多的項目,包括由羅伯特·威爾遜導演的“瑪蓮娜·阿布拉莫維奇之生與死”巡演話劇以及她最近一直忙著操辦的以她名字命名的行為藝術宮。她期望有這樣一個藝術中心能夠教會公眾像藝術家一種去“思考和體驗”,而這構想目前已經在行動中。

“這是我們此前未曾有的,”她説道,“我們活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對任何事情都逐漸變得疏遠,乃至於完全失卻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這是我們迫切需要去重新尋獲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