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山藝術文教基金會川美藝術作品收藏展即將展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9 11:32:1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羅中立 蒼天

山藝術文教基金會是台灣地區著名的藝術收藏和推廣機構,由林明哲一手創建於1992年。自成立之日起“山藝術”一直致力於文化藝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時間,其藏品數量之巨、品質之高在今日中國可謂無人能出其右,而其不遺餘力、傾力於藝術推廣的熱忱更是無人能及。

山藝術與四川美院有著一段神奇的緣分,自1988年林明哲第一次來到四川認識了羅中立、何多苓等人後,這段奇緣一直持續至今日。山藝術幾乎盡數收藏著四川美院走出的重要藝術家們的重要作品,受限于種種條件,很多作品都未能或極少與世人見面,為了彌補這一缺憾,2012年3月山藝術于其收藏之中精心遴選了170余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進行集中展示,使得我們得以一睹著名藝術家的風采。

“傷痕美術”和“鄉土繪畫”時期可以説是四川美院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很多川派名家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嶄露頭角並最終成為美術史上的重要部分的。本次展覽展出了很多“傷痕”和“鄉土”的代表作品,它們幾乎可以非常直觀地展示出中國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整體面貌,用林明哲的話説就是:“我收藏的是一段歷史。”觀眾在欣賞精美藝術品的同時,也體味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這次展出的170余件作品分屬31位川派名家:杜咏樵、王大同、王龍生、簡崇民、羅中立、何多苓、程叢林、李東鳴、周春芽、劉虹、龍全、朱毅勇、葉永青、張曉剛、陳安健、王承雲、楊千、郭偉、陳樹中、賈鵑麗、劉洵、羅發輝、陳可之、馮斌、李強、龐茂琨、任小林、何森、鐘飆、陳蔚、羅丹,不僅囊括了目前藝術界最活躍、最有號召力的中堅力量,也有中堅力量的老師輩的作品,同時也有剛剛崛起的新一代川派藝術家的作品。通過展覽我們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川派藝術家的師承關係和發展脈絡,更能認識到每位藝術家在個體創作上的探索與變化。

這次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很多難得一見的名家早期作品得到集體展示。羅中立的《1976年的天安門》《廣安難民》《大巴山人》《蒼天》等作品在國內幾乎沒有公開展出過,少有人親眼目睹,這次展覽為我們了卻了這一遺憾。《迎親的人們》和《送葬的人們》是著名藝術家程叢林留學德國期間的嘔心巨制,歷時7年才最終完成。這兩件作品全長達61米,展出時相對而立,遊走其間讓人頗感震撼。張曉剛、葉永青等人的作品我們現在都非常熟悉,但他們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創作面貌卻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這次展覽也展示了他們的早期作品。

據悉,本次展覽展期為兩周,將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至3月27日,展覽期間主辦方將不定時地舉行各類講座及導覽活動,感興趣的觀眾朋友可以聯繫中國美術館或山藝術•林正藝術空間進行諮詢。

葉永青 番石榴飄香

張曉剛 山的女兒

杜咏樵 開拓者

何多苓 偷走的孩子

任小林 五色天地

王大同 雨過天晴

朱毅勇 山村小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