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封面背後的故事——我們為什麼採訪傑夫•昆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01 14:14:04 | 文章來源: 《芭莎藝術》

文/金燃

1 就像現代藝術的突破相對於社會突破,一直是先行者那樣,我們做國際化藝術雜誌,也必須永遠領跑於時間和潮流,在現在預測未來的某個“爆點”。

2011 年5 月,《芭莎藝術》推出首個國際藝術家封面人物—村上隆,並邀請他來到中國參觀、訪問、演講,由此引起強烈反響。村上隆來自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在西方成名,在世界獲得認可。我們在隨後規劃2012 年封面時就設想:2012 年1 月《芭莎藝術》首個週年刊,一定要邀請和村上隆一樣具有國際影響力,但具有完全不同的成長背景的人。

我們希望這個人物足夠國際化,又足夠有名,能夠跨越中西文化的傳播隔閡,打通雅俗的樊籬。成為名牌當然是當代藝術界的通行法則,但我們想找的這個人物又不僅僅是“名牌”,更重要的是,他的藝術創作要能在一個時間的長度和空間的形態中,真切反映社會變遷、人心流轉。

簡而言之,挑選2012 年1月號《芭莎藝術》週年刊封面人物的標準是:他要足夠紅,紅得足夠長久,藝術史地位也足夠堅固。

順著這樣的思路,編輯部提出了幾個重要的名字,直到一本書給予我們靈感。這是一本近年來最紅的藝術經濟類圖書之一,由唐•湯普森(Don Thompson)(他也是《芭莎藝術》的專欄作者)撰寫的《身價四億的鯊魚:當代藝術打造的財富傳奇》(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The Curious Economics Of Contemporary Art),書的開篇“藝術品牌”一共介紹了9 個當今世界最紅最熱的藝術界品牌,從大牌藝術家到畫廊主,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傑夫•昆斯、達明安•赫斯特和安迪•沃霍爾。

傑夫•昆斯—我們鎖定了這個名字。論藝術生涯的時間,論創作的豐富性,論傳播與收藏的廣度,論藝術史的地位,我們認為傑夫•昆斯絕對能夠滿足《芭莎藝術》—中國第一本國際化藝術雜誌週年刊的封面人物定位。

那還等什麼呢?

2 要聯繫這樣的頂級大牌,既難又不難。不是有一個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嗎:在人際關係網路中,最多通過6 個人,你就可以在全世界找到你想找的那個人。事實上,我們只通過一個人,就找到了傑夫•昆斯。當代藝術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諾(Fran.ois Pinault) 是《芭莎藝術》的老朋友,也是在創刊號登上《芭莎藝術》的頂級收藏家。2011 年6 月,《芭莎藝術》編輯部空降威尼斯,製作威尼斯雙年展特輯時,我們的出版人蘇芒女士就在皮諾的晚宴上見到了傑夫•昆斯。蘇芒向他介紹了《芭莎藝術》—中國第一本國際化藝術雜誌,百年名刊Harper’s BAZAAR旗下發佈的全球第一個藝術雜誌品牌。之後,傑夫•昆斯愉快地接受了蘇芒發出的專訪邀請。

接下來就是敲定時間與溝通細節。我們得承認這很漫長——傑夫•昆斯實在太忙了。從盛夏到初冬,直到10 月底,我們終於敲定了最終採訪時間:2011 年11 月29 日上午10 點,傑夫•昆斯位於紐約切爾西區的工作室。

在一派年底的忙亂之中,我們逐步完善了選題思路、採訪提綱、拍攝方案,尤其是落實攝影師和造型師——拍攝恰逢感恩節以及巴塞爾邁阿密博覽會之前,要找到好的合作者實在是太難了。只能説我們的運氣實在太好,攝影師亞歷克西斯•羅德里格斯- 杜阿爾特(Alexis Rodriguez-Duarte)應邀參與拍攝,他拍過無數的名人,包括麥當娜等大明星。1997 年賈尼•范思哲(Gianni Versace,范思哲品牌的創始人)遇刺身亡,所有報紙使用的訃聞照片也出自Alexis。與各大頂級雜誌均有合作的造型師伊絲•米歇爾•懷特(Ise Michelle White)則在幾天內為拍攝調集了20 多套服裝。我和主編徐寧、國際編輯佩芬則分別從北京和倫敦出發,提前抵達紐約,只為將傑夫•昆斯這次中國媒體的首次獨家專訪做到最好。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