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藝術中不存在公眾性問題,因為古典時代的思想就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民間藝術中,我們看不到與統治階級根本對立的另一種文化。古典藝術是統一形態的藝術。
公眾性作為一個問題,源於現代個體意識的産生。在現代社會中,精英藝術在文化層次上屬於知識分子和白領階層的藝術,其創作和接受,往往需要較高的知識水準和藝術史基礎。在現代主義時期,精英藝術重視表達的主體性和創造的獨特性,就像是如今的當代藝術要力求超前於時代一樣。
如此,精英藝術漸漸拉開了藝術與傳統經驗和日常經驗的距離,以至於經常處在和公眾審美習慣的對抗之中。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觀眾面對當代藝術展表示“看不懂”。通俗藝術(或稱大眾藝術)則是城市一般市民的藝術,藝術功能主要是娛樂性的。它不要求接受者經歷思想深度和精神難度,往往以感官刺激和心理愉悅,給人以消遣與享樂、安撫與放鬆。並且,由於藝術的商品化,那些對藝術品質缺乏感受但有錢消費藝術的人躋身藝術界,使通俗藝術自有其廣大的接受對象和發展動力。
精英藝術和通俗藝術的關係,在現代主義時期是緊張對立又是彼此消漲的。康定斯基所説的“精神三角形”,談的就是精英對大眾的引導:文化精英和藝術先鋒處在三角形頂部,而大眾則處於在三角形底部。先鋒藝術在歷史中向前運動,也就帶動了大眾的審美水準和精神進步。因此精英藝術以其不斷創新,乃是超前性的和將來時的,與之相反,通俗藝術則是流行性的和現在時的。
在中國,文化精英和藝術先鋒仍然承擔著開創公民精神自由的使命。精英文化、精英藝術存在的意義在於,藝術作品是當下時期流通的文化力量的表達,而且,由於創作主體的個人權利及反抗作用,出自藝術家深層意識的自由創造,藝術具有擠壓、對逼、顛覆正統觀念、流通意識的作用,從而促使社會知識結構發生變化。
在中國美術界,談論知識分子、精英文化、先鋒藝術等等之所以仍屬必要,乃是因為公眾性、大眾化之類的話題有太多的虛假性和欺騙性。先鋒藝術也好,精英文化也好,知識分子也好,這些詞語的根本含義,是説當代藝術必須保持其揭露社會隱秘的批判性。因此,對於主辦此次首屆全國9省市藝術聯展的各家媒體來説,在向大眾展示豐富藝術作品的同時,及時通過他們的傳播平臺,提供更多有助公眾視聽、藝術修養的資訊,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簡介:著名藝術批評家,1982年畢業于重慶師範學院中文系,1985年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出版有《美術形態學》、《普通美術學》(合作)、《藝術教育學》(合作)、《當代中國的美術狀態》、《雕塑與當代文化》、《都市人格與當代藝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