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第四屆廣州三年展:橫跨三年的動態持續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9 14:12:2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1年8月16日上午十點,第四屆廣州三年展北京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大學博雅國際酒店舉行。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第四屆廣州三年展“主題展”策劃人姜節泓、喬納森•沃金斯,第四屆廣州三年展“論壇行動計劃”策劃人張旭東等嘉賓出席了新聞發佈會。據了解,第四屆廣州三年展將於9月22日起在廣州開始啟動。

第四屆廣州三年展不同於以往的雙年展、三年展,本著“為展覽而展覽”的思路,通過一個展覽提出問題,同時又通過接下來的一系列展覽來分析進而解決問題。展覽分為“啟動展”、“項目展”、“主題展”三大部分,將由啟動展和三年展論壇拉開序幕,以國內外共5和項目展為研究個案和探索過程,以主題展與主題展論壇來謝幕,它將是一個跨三個年度的動態“三年展”。

本次三年展將與廣東美術館的改擴建相結合,把美術館自身作為一個“元問題”,以“拆”和“建”為關鍵詞,對美術館由傳統模式向當代模式轉換的文化邏輯進行諸多“元問題”的追問。“拆”與“建”不僅僅局限于這次三年展,中國當代藝術的起步,也是從這種解構與重建中走來的。第四屆廣州三年展與廣東美術館的拆與建有密切關係,但它不僅僅關乎美術館自身的建設,更關係到中國美術的發展乃至文化建設的問題。 説到文化建設,則不能閉門造車,在藝術圈內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而更多的應與其他領域聯合,對社會有更普遍的影響力,更好更全面地提升人民的審美追求。這也是本次廣州三年展的一大亮點之一,即展覽不局限于展廳內,而是與整個城市的歷史與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同時聯合知識界,結合每一部分的展覽內容以及藝術界、知識界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開展五站論壇,增強各界間的互動,以展覽實踐與文化闡釋,對當今人類共同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除三部分的展覽之外,歷時三年的論壇行動計劃也是第四屆廣州三年展的亮點,該學術論壇將由廣東美術館與紐約大學文學藝術批評理論中心、北京大學文學藝術批評理論中心合作展開,與廣州三年展同時啟動,共分為5站,在廣州、紐約、東京、伯明翰和北京相繼進行。其中第一站的第一個主題即是我們所熟悉的“藝術的終結”,這一論斷的代表人物亞瑟•丹托將會在論壇中發言,這也是本次論壇很值得期待的亮點之一。藝術終結了沒有?藝術終結之後的藝術是什麼 ,藝術自身的價值在哪?藝術的使命是什麼?今天所謂的藝術要如何走下去?這是一個我們一直樂此不疲探討的話題。可以説,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作品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審美問題,不能用簡單的美與醜來形容,而更多地承載著文化的、歷史的、社會的意義。本次展覽即是在實踐中不斷對藝術自身進行思考與追問,那麼第四屆廣州三年展將會給廣州帶來怎樣的變化,將會給中國當代藝術乃至整個文化的發展呈現怎樣的形象?讓我們拭目以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