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泰康人壽成立15週年 將呈現其藝術收藏體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0 15:08:2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出作品概述:

本次展覽圍繞泰康收藏體系展出幾十位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分為革命與啟蒙、多元的格局、延伸的視界 三大部分在美術館三層的中、東、西三個廳展出,三部分整體將呈現一個動態的時間性,呈現藝術發展的“與時俱進”。其中青年專項部分尤其引人注目,體現了泰康人壽對於藝術收藏的策略性和前瞻性。

中廳:革命與啟蒙:泰康收藏體系核心精神的線描勾勒(1942-1989)

跨越1942年至1989年,涵蓋了從中國革命時代到上世紀80年代文化藝術啟蒙時期40餘年間美術史上的8件經典之作。這裡面既有藝術家針對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立後的歷史巨變所做的忠實于歷史的、飽含激情的創作;也有對中國的藝術實踐與理論多元化及人文主義有著啟蒙作用的重要作品。這些作品既是表現藝術家代表性藝術語言的巔峰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研究價值,也是見證歷史發展軌跡的珍貴文獻。泰康人壽以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收藏並保存這些作品,旨在為1942年以來的中國現當代歷史與藝術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同時積極的通過展覽回饋社會,使更多的社會公眾看到、了解這些作品。

東廳:多元的格局(1985-現在)

這部分收藏包括了從85’新潮至今的23位(組)藝術家的重要作品。這些作品充分的呈現了隨著中國日益深入的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中,中國當代藝術無論是創作的形式、媒介還是理論的在地應用與建構,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在這些作品裏我們可以看到“藝術”作為一個概念是如何不斷地被拓寬邊界的過程以及“藝術”作為一種體製成為被建構、解構與思考的對象。十年來,泰康人壽密切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不僅通過準確的判斷建立起了具有美術史意義的當代藝術收藏體系,而且創辦泰康空間,深度參與到中國當代藝術的傳播與推廣中,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西廳:延伸的視界(青年專項部分)

十三位正在逐漸走向成熟的年輕藝術家通過他們的作品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最具有活力的一面:大膽的實驗與突破,對社會與生活更為深入、細節的體驗,對藝術本體更加個人化、創造性的探索與開拓,這種清新的氣質與鮮活的血液為我們提示了中國當代藝術精彩的未來。泰康人壽出於對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發展的遠見,十年不斷地積極支援、贊助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併為他(她)們提供展覽的機會。伴隨一撥年輕藝術家走向輝煌,一撥漸漸成熟,新一撥正在涌現,越來越多的人跟隨泰康的目光有機會同步了解、發現藝術發展的當代性魅力。

關於泰康人壽收藏體系

泰康人壽近年的藝術品收藏圍繞當代藝術展開,後針對美術史的梳理研究和分析,收藏體系的定位現可歸結為:1942-1976,1976-今兩個歷史階段,和青年專項部分,希望未來收藏整體上反映從1942年以來的中國美術史發展變化以及特別關注藝術的未來走向。

(一)毛澤東時代美術 “1942-1976” 從《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到文革結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中一段獨立、獨特的發展階段,是以中國共産黨為統一領導和組織,以意識形態為基礎,以“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思想為指導的美術體制。統一的文藝政策成為集體共有的創作觀念,即“求得革命文藝對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協助,籍以打倒我們的敵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毛澤東)”從整體上講這段美術並不獨立,是那個歷史時期政治當代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卻因此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美術樣式與形態。她所承載的是一段極其重要的歷史和數十載的集體記憶,以及影響深遠的文化變革。

(二)現當代美術 “1976-今”是直至今天正在進行的、活生生的美術階段,其發生極大程度上植根于上述歷史階段和對它的文化反思,以及它壁壘坍塌形成的開放所導致的文化衝擊。文藝重獲自由,卻面對更多問題。

關注這兩段美術史,透過體現時代特點和精神的美術作品探究這兩個意義深遠的時代,是泰康人壽藝術品收藏體系的核心,同時希望大家通過我們的收藏能夠對了解這段時間的美術史發展有所幫助。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