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吳冠中走進紅專廠,專家對話解讀吳冠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13 16:11:0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相關報道】專家對話解讀吳冠中 發揚傳承吳冠中精神
2011年6月11日下午14時,“吳冠中走進紅專廠——紀念吳冠中先生逝世一週年版畫作品展”在廣州紅專廠藝術與設計工廠C1館和C4館順利開幕,115幅吳冠中版畫作品(其中包括47幅親筆簽名版畫作品)首次在廣州同觀眾見面。為了使觀眾能夠全面地了解吳冠中先生和他的藝術作品,本次展覽還將吳冠中先生詳細年表、作品自述簡介與藝術作品一同展出。
此次展覽由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辦、廣州紅專廠藝術與設計工廠承辦、北京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協辦;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盧新華教授和紅專廠藝術文化機構藝術總監黃麗詩(ALICE)策劃和主持。同時邀請了中國藝術界泰斗級理論家擔任學術顧問。吳冠中的長子吳可雨先生作為特邀顧問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對話•解讀吳冠中學術討論會于下午14時在紅專廠的C1館順利舉行。討論會出席的專家有吳可雨、陶咏白、劉驍純、李紹華、劉巨德、皮道堅、李大均、王秦生、李公明、林學明以及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專家們在此次學術討論會上結合吳冠中先生的生平事跡與藝術成就展開了深入討論。
吳冠中先生曾言:“我從民間來,我走進過北京的798,也想去看看你們廣州的紅專廠。”這一未竟的心願,今日籍由“吳冠中走進紅專廠——紀念吳冠中先生逝世一週年版畫作品展”得以實現。
紅專廠擁有與眾不同的文化氣息,它是一段鮮活的城市歷史。創意機構的進駐和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參與和體驗,令這裡産生強烈的舊新對比,同時凝聚了許多思考與創新之美。隨著紅專廠的誕生與成長,上世紀50年代舊工業建築群正煥發氣息並孕育著新的生命,許多有社會影響力的創意産業機構、著名設計師、著名藝術家、著名學者選擇了在此設立工作室。這裡已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創意藝術平臺——軟體開發、出版、電影、電視、廣播、設計工作室、藝術家工作室、工藝製造、繪畫、雕塑、裝置、音樂、表演藝術等機構進駐形成了新的人文氣息,令老廠區改變了産業結構並以創新的方式重新定義。各種創意可以令在不同領域工作的人都能共同理解,並走到一起。
此次吳冠中版畫展首次在廣州展出是迄今在廣東省舉辦過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吳冠中個人作品展覽,使廣州市民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吳冠中先生,從而也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同時吳冠中版畫展從北京此次南下之旅,為城市文化之間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廣州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也是較早接觸西方世界的城市,吳冠中先生“融匯中西”的藝術觀念,對未來廣州城市的文化建設也會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有“人民藝術家”稱號的吳冠中先生這次走進紅專廠能再次更好地“讓群眾點頭,專家鼓掌”。
現場圖片
吳冠中長子,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吳可雨致辭
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盧新華主持開幕式
現場嘉賓剪綵
本次展覽策展人盧新華與黃麗詩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