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啟蒙之對話”木雕藝術和語言主題沙龍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13 11:36:1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由墨卡托基金會主辦的首批以木雕藝術和語言為主題的兩場沙龍活動於4月9日、10日兩天在北京的私人畫廊中進行,“啟蒙之對話”系列活動於4月2日由聯邦德國外長吉多•韋斯特韋勒(Guido Westerwelle)宣佈開幕。

在4月9日舉行的沙龍活動“柯勒惠支、魯迅以及方力鈞的木雕作品”中,北京歌德學院院長米歇爾•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主持,同柏林州立博物館銅版畫陳列館主任Heinrich Schulze Altcappenberg、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一起進行探討。木雕藝術早在20世紀之前就已經在歐洲和中國同時傳播開來,但歐洲和中國卻往不同的方向發展而去。沙龍活動以方力鈞的作品為例,展示了20世紀木雕傳統如何同當代藝術建立起聯繫。

4月10日舉行的沙龍活動的主題是“啟蒙和語言”。在活動中,大家對歐洲和中國的啟蒙運動先驅是如何通過其作品影響其各自母語的發展進行了探討。來自波茨坦大學的羅馬語言文學研究院主任Gerda Haßler女士和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方維規教授,從各自國情出發探討了語言對啟蒙運動的影響,最後他們朗讀了著名啟蒙運動先驅的某些文章選段。

有關沙龍的評論: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Michael Schaefer(施明賢)博士

“啟蒙之對話”活動是德國在海外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展覽的官方附屬活動。在“啟蒙之對話”系列活動中,我們將同中方夥伴和友人共同探討歐洲啟蒙運動的價值觀和理想。在啟蒙運動中,歐洲的啟蒙運動家就是從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哲學和文學思想中獲取了靈感。這一點將有助於我們在跨文化對話中取得豐碩的成果。”

埃爾蘭根--紐倫堡漢學教授Michael Lackner(郎密榭)博士

“在中國現代啟蒙運動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魯迅先生的倡導下,中國新興木雕運動在30年代的上海興起。它將中國藝術拓寬至一個新的圖畫藝術創作領域,正如柯勒惠支的版畫所展示的內涵一樣。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方力鈞這樣的藝術家的作品中清楚地看到這次運動對中國藝術的影響。”

藝術8創始人Christine Cayol(佳玥)

“藝術8坐落于北京CBD核心區,一個非傳統的、創造性的舒適空間。藝術8非常歡迎墨卡托基金會在華舉辦的活動。我們通過藝術、對話和跨文化交流分享啟蒙帶來的不可估量的價值。”

歌德學院北京分院院長,首批兩次沙龍活動主持人米歇爾•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

“該活動證實了我們的推測,即這種直接的交流是有必要的,但這並不容易,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今天我們看到,語言交流可能會造成理解上的誤區,但是我們跨出了富有意義的一步。我認為,墨卡托基金會做出繼續舉辦系列活動的決定是正確無誤的。”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方維規教授,于4月9日受邀參加文化沙龍活動

“我覺得舉辦這樣的沙龍活動很好,我認為,我們未來應該加強科學和大眾教育發展之間的聯繫。啟蒙正是從消除愚昧開始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