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亞洲當代藝術展澳門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8 20:12:23 | 文章來源: 《澳門日報》

由婆仔屋藝術空間主辦的“身體隱喻——亞洲當代藝術展”,昨在牛房倉庫開幕,展出十四位來自日本、南韓、越南、新加坡、內地及港澳臺藝術家參展的多件作品,涵蓋裝置、錄影、攝影及繪畫等,不乏現場示範演出,以增動的元素。策展人諾亞冀藉此展覽,給人們帶來心靈的震蕩和社會衝擊。

展覽獲民署贊助,開幕式昨日下午四時舉行。文化局代表陳炳輝、民署文康部長蔡志雄、策展人諾亞以及部分參展藝術家應邀主禮。諾亞致詞説,這次以“身體隱喻”為主題的“亞洲當代藝術展”,參展者為近日來澳獻演行為藝術的部分亞洲地區藝術家,各具所長。展覽冀通過對“身體”各種挖掘與使用,藝術家於作品中構建非單一的意象和詮釋,借“身體”使藝術創作在形式和內容的結合上更呈現複雜多元。在上世紀藝術創作中,“身體”作為一種表現語言或意義的載體,已獲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並在形式和內容的表達上呈現出一個與以往藝術創作不同的跨越。戲劇、舞蹈以及在行動繪畫、行為藝術等的視覺藝術中,“身體”都有了一些革新性的意涵。

他説,“身體”不只作為一種表達的工具,更能豐富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身體”同時可成為作品一個重要的內容構成,承載作品中不同的語意、隱喻及象徵,給觀賞者的日常經驗帶來衝擊。

創作融日地震感受

隨後,諾亞等陪同嘉賓到場觀展。參展藝術家基本出席了開幕式,日本的永井可那子因日本地震關係,已即時返回當地。昨出席觀禮、生於日本埼玉縣熊谷市的福島佳奈,來澳創作了《人與地球和諧共存裝置》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作品,高度結合了錄影、攝影等多媒體元素。福島佳奈近日特別把日本世紀大地震的多種感受融進創作之中,直指人類只要失去了與大自然及自己精神世界的聯繫,就會毀滅地球,應重新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關係。

展期至四月廿四日,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每日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七時,逢週二休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