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上海美術館明起舉辦照相館人像攝影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01 18:24:24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朱光明拍攝的《闔家歡》

吳兆華拍攝的《兩個小朋友》
 

200幅左右帶著歷史印記的珍貴舊照,明天起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海風:1949-1999上海照相館人像攝影藝術展》上露面,展覽將延續到2月16日。

上海是中國照相館最發達的城市,早在19世紀中葉,就出現了第一家商業照相館,上海的照相館人像攝影理念和技術貫穿及影響了中國照相館的歷史。照相館也曾經是社會大眾接觸和享用攝影藝術的唯一途徑。然而在展覽策展人、上海美術館學術部主任肖小蘭看來,照相館人像攝影藝術在中國的藝術史上猶如一個匆匆過客。它始終像是一個被正統藝術不屑一顧的棄兒,甚至在很長的時期裏,照相館攝影師不屬於所謂的“文藝戰線”,學術層面的研究成了中國攝影史上的一片空白。有感於此,舉辦這個展覽,試圖追回人們關於照相館的記憶,開展搶救、整理和研究的工作。

展覽分為4個部分,除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還有精闢的文字引導,説明1949年至1999年的50年間上海照相館人像攝影的演變和成就。第一部分“攝影師們”介紹上海照相館攝影師的社會身份和知識結構及其技藝傳承的方式;第二部分“新的拍攝主體”介紹新中國成立後照相館拍攝對象發生的巨變及其與時代變遷的關係;第三部分“鏡頭中的追求”介紹照相館攝影師的美學信念及朱天民、朱光明、吳兆華等主要的代表人物;第四部分“民間的影像價值”強調,照相館留下的浩繁照片是文字之外、正史之外的極其豐盛的圖像編年史。展出的相關照片,均為上海照相館老攝影師們的珍藏和《良友畫報》《老照片》雜誌等提供。

策展人肖小蘭説,影像比我們大家都活得長久。無數張各地城鄉照相館拍攝的照片形成了一個龐大、直觀的社會和歷史資訊系統,具有非凡的記錄與認知價值。她呼籲大家珍惜舊照片。 (劉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