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剪綵
2010年10月22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美術館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河南展年)正式開幕。
此次展會以“心手相連•係纖維”為主題,展出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典、挪威、丹麥、德國、瑞士、奧地利、荷蘭、波蘭、澳大利亞、南韓、日本等2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吉林大學美術學院、瀋陽大學美術學院等80余所高校的300余件作品。這是一個國際化的藝術舞臺,在這裡,藝術家們用纖維溝通交流;這是一場世界性的文化盛宴,在這裡,我們共用平等、共通的藝術時境;這是一個全球纖維藝術家的精神家園,在這裡,纖維將我們的“心”與“手”緊密地連結起來。
一、回望歷史:十年“從洛桑到北京”
十年前,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林樂成教授毅然捧起國際纖維藝術的薪火,將國際纖維藝術展從瑞士洛桑帶到中國北京時,纖維藝術重新回歸公共空間,世界為之振奮。“創造性延續”,在世紀伊始的第一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上,中國藝術評論家呂品田先生在致辭中熱切而激動地講到,“‘從洛桑到北京’,不是‘洛桑’的結束,而是‘洛桑’的創造性延續”,而中外纖維藝術家在北京集體簽署的《北京宣言》則是這對一創舉的歷史見證。“愛與美的傳播”,經過第二屆藝術展的進一步交融、開放和創新,“從洛桑到北京”的國際纖維藝術品牌逐漸樹立起來,2004年第三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打破地域的界限,將這一品牌盛會移至上海舉辦,上海年展的成功舉行適應了日益開放的纖維藝術發展的空間需要,促進了國際纖維藝術的傳播。“回歸與擴展”,若説2006年在蘇州年展上“終身成就獎”的設立與頒布是世界纖維藝術精神——“洛桑精神”確立的重要標誌,那麼自2008年第五屆國際纖維藝術展後不斷開展的纖維藝術主題展則標誌著“從洛桑到北京”世界纖維藝術精神的延續和擴展。從2008年的“藝術與生活交織”上海巡展、“建築空間中的藝術形態”北京主題展,到2009年的798紅風會當代纖維藝術家提名展、“正在改變的景觀”——中國當代纖維藝術美國巡展(聖何塞紡織藝術博物館),再到今年“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以及即將在美國紡織歷史博物館(麻省盧威爾市)和將於2012年美國國家紡織博物館(俄亥俄州代頓市)舉辦的中國當代纖維藝術巡展,無不體現了中國纖維藝術的發展、世界纖維藝術領域的擴大,甚至如美國評論家所言的“國際纖維藝術運動”的勃起。
十年後,經過積澱和蓄勢的“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在嶄新而宏偉的河南美術館拉開帷幕,更多更優秀的參展作品,更廣更高水準的國際參與,更寬更深層次的藝術思考,這似乎都在預示著國際纖維藝術盛世的到來,“國際纖維藝術運動”在中國帶領下的不斷發展壯大。
開幕式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