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大劇院當代藝術館開館在即 數億元藝術品將展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6 13:40:16 | 文章來源: 南方網

近日,一批當代藝術名家作品將進駐廣州大劇院,一個名為“啟點•動象空間——廣東美術館廣州大劇院當代館第一回展”的當代藝術展覽將於10月29日拉開帷幕,據透露這批館藏藝術珍品目前市場估價數億元。廣州大劇院正聯手廣東美術館,打造一個跨界多元藝術殿堂。

此次展覽是廣州大劇院與廣東美術館的首度合作,開啟了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學科跨界、資源互補、空間互融的新篇章。由廣東美術館提供的價值數億的57件當代藝術作品,將在廣州大劇院的非演出空間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展出。而這些空間將成為“廣東美術館大劇院當代藝術館”的長期展館,將通過不同主題的藝術展覽提升廣州大劇院作為公共藝術殿堂的藝術氣息。對劇院空間實施及運用的這種展覽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其意在探索當代藝術與建築之家的跨界互動,引發新的文化想像,探索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在未來的諸多可能。廣州大劇院將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座融入跨界藝術的劇院,廣東美術館則變為國內展覽面積最大的美術館。

據悉,此次展出作品中除了廣東美術館藏雕塑、油畫、版畫、裝置等重要作品之外,還邀請了國內外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參加展出,如方力鈞的《2003.2.1》、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岳敏君的《無題1》、卡默羅•扎葛日的《大炫耀》等,另外一部分年輕的新銳藝術家也參與了此次展覽。展覽力求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嶄新的藝術交流平臺,讓觀眾在欣賞表演藝術的同時,感受到當代藝術帶來的愉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界交流。

廣州大劇院首個展覽以“啟點•動象空間”為名,緣于它是一種相得益彰的全新的藝術形態,定將開啟未來嶄新的展覽模式。“動”意指廣州大劇院獨具魅力的空間感覺:結合被珠江水沖刷的兩塊靈動石頭的設計理念,營造出流動變化的光影、線條與塊面組合,構成廣州大劇院極富變化的空間視覺體驗。“象”則旨在突出廣東美術館根據廣州大劇院空間結構,甄選提供的以視覺形象為主的藝術作品。此次,兩者的合作是對“後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扎哈•哈迪德作品很好的回應和解讀。廣州大劇院藝術總監徐民奇介紹,扎哈除了是傑出的建築設計師外還是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她的油畫、裝置等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熱點,她本人也十分關注此次藝術品的進駐。此次展覽在建築和藝術品上是相得益彰的,利用動感空間充分調動當代藝術的多元觸點,融視覺、觸覺、聽覺為一體。

早在開業之前,廣州大劇院就積極向各界藝術家發出邀請,為劇院內公共空間增設藝術品,豐富觀眾的視覺藝術體驗。這座獨一無二的充滿未來感的建築,引起了以現當代藝術著稱的廣東美術館的注意,由於藝術風格和藝術理念的相似性,兩者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它將是跨學科的一次大膽嘗試,是一個美好的開端,並將在今後不斷地延伸下去,以此為基礎為逐步實現廣東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陣地而做出貢獻。

自今年5月對外開放以來,廣州大劇院再次上演了近100場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歌舞、芭蕾舞劇,大型綜合文藝演出等等,許多享譽海內外的優秀表演藝術團體更是聞風而來。近期,廣州大劇院又被確定為亞運會開閉幕式的新聞發佈會主會場,可以遇見它將承擔東西方文化交流和文化試演探索的重任。廣州大劇院藝術總監徐民奇表示,這座猶如珠江之畔的“圓潤雙礫”,與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並列的國家級大劇院,被期待的不僅僅是它建築本體的原有功能,更要賦予新的是文化張力和內涵,即通過與當代藝術結緣,建構多層次、多元化結構的文化外延,成為承載時代精神品質的先鋒建築。這次與美術館的合作,正式一次邁向未來文化領域的深度探索,它將為國內文化藝術機構提供一種全新的運作模式,也為充滿創造力與實踐探索精神的當代文化提供全新的啟點。

據院方介紹,市民可以在參觀劇院的同時欣賞到此次的藝術展覽,此間參觀門票仍為30元。目前,已有部分雕塑作品已在廣州大劇院平臺上展出,包括思想者、大衛等。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將大大豐富“交一天時光給藝術”的內容,讓參觀者在廣州大劇院真正走近藝術、體會到藝術的獨特魅力。而各類藝術講座、廣場音樂會等藝術活動也在有條不紊的籌劃之中,為打造廣州大劇院為華南地區最高藝術殿堂、世界知名劇院而不斷努力。

為籌備此次大型展覽,廣州大劇院將於10月26日-29日暫停對外參觀活動,市民可以通過美術館和廣州大劇院官方網站提前了解活動詳情。另外,10月30日廣東粵劇青年團粵劇新星青春演繹的《花蕊夫人》、10月31日中央歌劇院的豪華音樂會版經典歌劇《卡門》以及11月2、3日上海越劇院經典越劇《紅樓夢》、《西廂記》等精彩演出將逐一在廣州大劇院隆重上演,從10月底開始前往大劇院觀看演出的觀眾能夠盡享視聽文化大餐,體驗動態、靜態的多重藝術享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