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2010大聲展繼續“跨界”致力創意“新高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30 01:51:4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始於2005年的大聲展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最受矚目的旨在展示各個創意領域嶄露頭角的青年藝術家的展覽。繼2005年和2007年的兩屆成功舉辦後,主辦方現代傳媒集團攜其旗下的中國首要的創意生活雜誌《新視線》以及位於北京的旨在支援文化生産的非營利組織邵忠基金會再次集結創意力量,將展示來自國內和國際的超過100位參展者的作品,所涉及的領域涵蓋了藝術與設計、音樂和電影,並第一次將文學作為分主題的一部分。

本屆大聲展精選了北京及上海兩站,繼續採取巡展的模式,9月19日在北京開展(展期至 10月10日),此後將移至上海(10月22日至11月7日)。在展覽創始人——同時也是去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總策展人 ——歐寧的主持下,2010大聲展將探討“分享主義”這一主題。在網路2.0與社交媒體、雲智慧、推特等現象的語境下,“分享主義”將審視逐步糾結、難以 分割的公共和私人領域。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這一主題將涉及合作、個人主體及集體行動等問題,同時致力於把展覽變成爭取虛擬和真實社區空間的場所。

同時,此次大聲展還特邀了不同域的精英組成了一支強大的策劃團隊:付曉東(藝術;北京);陳伯康(Aric Chen,設計;紐約/北京);健崔(音樂;北京);應亮(電影;上海/自貢);陶健( Eric Abrahamsen ,文學;西雅圖/北京);許雅築(台灣項目;台北/北京)。展場設計為SANS的徐軼婧和Neill Gaddes(紐西蘭,奧克蘭),展覽視覺設計為黃立光(深圳)。

2010 大聲展除了在一系列特別項目之外,將重點關注來自中國(包括香港和台灣)、歐洲和美國的參展者。展覽的一個亮點是由紐約的SO-IL事務所設計的獨立的大聲館 (GIL Pavilion),以此作為藝術家座談、工作坊、電影放映及表演的場地。其他特色項目還包括“黑盒子:現場文學”;由Simon Critchley和知名小説作家Tom McCarthy合作的國際靈航協會《非本真性宣言》上海發佈會(INS Shanghai Declaration on Inauthenticity ) ;一項由中國青年時尚設計師和攝影師領軍人物合作的展覽,該展覽由獨立雜誌Too組織和特別委託創作;一項由英國著名平面設計師Neville Broody和中國時裝設計師Masha Ma公同製作的藝術-時裝跨界裝置;一個將在北京舉行的為期三天的“曝光焦慮”文學會議;以及一個將在上海舉行的為期一天的“分享主義論壇”,屆時會通過 小組討論和講座的形式探討本屆展覽的主題。

現代傳播再次搭建“大聲展”平臺,希望再次調集世界各地的思想先鋒和創作力量,打通藝術、設計、音樂、電影和文學各領域的界限,帶動中國的社會觀念和創意事業走向一個更加國際化和更受人關注的新高度,同時也打破疆域界限,發出真正意義的“大聲”。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