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山舍——馮大中藝術館•伏虎草堂 獲得“2010WA中國建築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29 18:08: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專稿

 

2010年9月24日,“2010WA中國建築獎”經過多輪評選評出優勝獎3名,佳作獎5名,入圍獎9名。山舍——馮大中藝術館•伏虎草堂最終獲得入圍獎,這也是此次唯一獲獎的私人建築。該建築由著名青年設計師陶磊設計,歷時三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建築集藝術家工作室、美術館、生活空間為一體,用當代語言詮釋了中國傳統的空間美學。同時獲得這一獎項的設計師還有首位贏得國外重大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多倫多超高層建築“夢露大廈”的馬岩松先生,以及奧運鳥巢工程的中方設計師李興剛先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劉克成先生等。 2002年設立的“WA中國建築獎”這一兩年一度中國建築界代表學術最高成果的建築獎項,參評項目來自兩岸三地,旨在鼓勵、推介結合國情並有創新價值的建成作品,以活躍中國建築界的學術氣氛,進一步促進中國建築創作的繁榮,提升中國建築的品質,展現中國建築師的智慧、技巧和成就,促進全社會對中國建築行業的了解和尊重,並把中國建築推向世界。 備受關注的“山舍——馮大中藝術館•伏虎草堂”于5月23日在遼寧本溪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儀式,這座策劃、設計、施工近三年才得以完成的現代建築,終於向世人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這是專為著名藝術大家馮大中先生設計的集生活、創作、展覽為一體的綜合建築體,地處遼寧省本溪市,這是一個理想的地段——既處於主要城區,又能面對大山,無視野的障礙。在這塊規劃用地8畝的地塊上,建築基座為39米X39米的方形,由地上兩層和半地下一層組成,建築面積共3400平米。

 

世外桃源

進得庭院首先被氣派的圍墻所吸引,外院入口都是雙層院墻,外實內虛。外層墻選擇實墻,有效地界定著區域。內層墻為“漏”墻,與建築平行,雙墻之間形成微妙的夾角,成為內與外的過渡空間。仔細觀察漏墻,可以看到它既有利於空氣的流通,也有利於視覺上空間的流通,還能讓背後的景觀若隱若現,其作用與古建築之影壁有異曲同工之處。這裡修建了噴泉,水面如鏡,不由得讓人心生平靜,只想化作滴滴清水。

院落四週被中間的活動區分割成若干個不規則的三角地,打造出一份自然的環境。古樹虬枝,其冠如蓋;野草萱萱,肆意蓬蓬;有石擲此,掩于其間。一切皆為不受控制的生機勃勃,一切又皆受控制,渾然天成,且具有自然的生命力,體現著生命的厚度與寬度。

在屋後,記者還看到巍然矗立的一塊百餘噸重的泰山石,據説這是主人一擲千金親自從泰山運送回來的。

院內側面靠近建築的是機動車道和步行環路,它們若有若無地相連,像一個有動感的幾何圖形。地面耐火磚沿著建築外緣順墻而下,以退暈的方式和灰色石條混合,形成了“磚毯”。磚與磚之間逐漸拉開的空隙裏一株株嫩嫩的小草破土而出,草與磚相互滲透,若隱若現。磚毯植入土地,建築的形體向外輻射,像是建築溶解于大地,反之也像是大地生長出的建築。在這個區域的建築北側,在沒有機動車經過的地方地形看起來是拱起的,磚和石頭鋪裝也隨著地形起伏,具有韌性和張力。在這個坡地上散步,享受著跌宕起伏帶來的愉悅。

 

透明靈動

馮大中藝術館•伏虎草堂是遼寧省首座以藝術家名字命名的個人藝術館,佔地八畝,由地上兩層和一個半地下組成,建築面積為3000余平方米,分為工作室、公共展廳、居住區等部分,是一個混合式的現代建築空間。該館由畢業于中央美院的北京十大傑出青年設計師陶磊任方案設計,總參三部設計院任結構設計,設計理念是在中國傳統的空間意識、文化意識,以及當下價值觀的平衡統一下,營造出的一個現代的東方式空間。

仰望整座建築,屋面採用了鈦鋅板等現代材料,建築的表皮使用“耐火磚”,這是馮大中先生對自己的藝術館建築外觀材料的喜好,這種材料給人一種溫暖的色彩和粗獷的質感,同時它還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和持久的抗風化能力,也更符合東北地域性格。外墻的砌法也很特別,是漏窗、非漏窗,讓厚重的建築輕盈且透明起來,非常具有靈動性。

方正的建築中間設計了三個“屋中院”,陽光不時地照射下來,結合四面內坡的屋面形成了“四水歸堂”的空間體系。 設計師陶磊向記者透露,其實做凹形屋面的最初動機是源於馮先生對坡屋頂房子的一種期待,但在這裡並沒有把它做成大家習慣想像的當中對稱的雙面坡屋頂,而是非傳統的四面內坡的凹形,這樣一來,屋面空間向下延伸,向中心匯聚,與三個室內院連接成一個整體空間,形成漏斗狀,巨大的空間張力把整個天空全部收納到建築的室內庭院。反之,內院空間又被這個倒置的喇叭口放到天空,三個室內庭院其實是一個宏大的世界。在凹形屋頂的中心部分記者還看到了可以上人的木質屋面,人在這個“盆地”空間裏可以離天空更近。

 

屋中有院

走進迷宮一樣的藝術館記者看到,屋中有院、院中有屋,院落被置之於裏外之間,相對外邊是裏面,相對裏面是外邊。陽光熱情地流瀉進來,給整座建築增添一層神秘與溫暖之感,帶來了無限的戲劇與藝術性。

竹子是中國所有文人的共同愛好,藝術館裏也是竹林森森,整座建築被竹林一分為二,被稱之為竹間。之所以叫竹間是因為它在這個建築裏是作為一個空間體存在的,它把生活區和藝術空間很委婉的隔開,片片綠意要延伸進每一間屋子。

在竹林中設計者還打造了一條30米長的坡道,這個坡道能使人們圍繞竹林盤旋上升,漫步在不同的樓層,引領人們穿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人很容易將上下樓層混合,只循著竹林拾級或上或下,行走的過程真是一件優雅愜意的事。 馮在中藝術館•伏虎草堂的落成,作為藝術的殿堂,承前啟後。也必將使一代藝術大師在桃源一樣的仙境中繪出更讓世人驚嘆的作品。

馮大中

1949年出生於遼寧省蓋縣,號伏虎草堂主人。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遼寧省美協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多年來,馮先生先後在北京、香港、日本、台灣、新加坡、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大展並獲獎。作品《甦醒》、《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全集》;作品《甦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及《中國百年畫集》;有18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另有數十件作品被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專業機構及收藏家收藏。馮先生在日本、香港以及中國榮寶齋、楊柳青、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已出版多種畫集、畫譜。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