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當代藝術院首交“成績單” 21位“院士”辦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5 19:07:01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岳敏君雕塑新作《彎曲的維度》。

去年底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藝術院在北京成立,讓一直處於在野狀態的中國當代藝術有了官方機構。記者獲悉,中國當代藝術院首批聘請的21位“院士”藝術家將集體于8月18日出征中國美術館,在“建構之維———2010年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中,展現30年來中國當代藝術的基本發展脈絡。據悉,該展將於9月2日結束。

當代藝術院辦首次展覽

中國當代藝術院于去年11月13日成立,蔡國強、徐冰、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等21位國內一流藝術家成為中國當代藝術院首批聘請專家。然而究竟這個藝術院能為當代藝壇注入什麼,卻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

昨日,中國當代藝術院藝術總監葉永青表示,該院將在8月18日推出大型當代藝術邀請展,是藝術院成立後首個大型展覽。屆時,首批聘請的21位“院士”將拿出作品,向公眾展示30年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與多元化的創作格局。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裏,中國當代藝術從萌芽、發展,走向成熟,一個日趨完備、多元的藝術生態已然形成。中國當代藝術院院長羅中立指出,和當代藝術取得的成績比較起來,當代藝術的梳理、研究、推廣工作還相對滯後。“建構之維———2010年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正是為了當代藝術的推廣、交流。

岳敏君等將展出新作

在此次“建構之維”展中,光頭形象、笑臉人,這些熟悉的當代藝術符號都將有所體現。然而,中國當代藝術30年的發展不僅僅只有這些。為此,主辦方將盡力呈現出過去三十多年來各個時期與不同藝術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藝術家王廣義告訴記者,自己選擇的是1994年《VISA》裝置作品以及2004年油畫作品《人民戰爭方法論之一》,“這次展覽要求的是能體現個體歷史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我選了這兩件”。此外,展覽還有數十件新作與觀眾見面,比如岳敏君就將展出今年的新作。這是用不銹鋼所做的雕塑《彎曲的維度》。只是儘管是新作,笑臉人的標誌性傻笑還在。(記者李健亞)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