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專訪羅中立:與“運氣”博弈三十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4 16:23:23 | 文章來源: 外灘畫報

刨“自留地“,還是種“公家糧”? 當藝術家,還是做行政官員? 自1980 年憑油畫《父親》一舉成名後,從32 歲到62 歲,羅中立始終困在雙重身份的尷尬之中。輕鬆的世俗成就,過好的運氣,是否會給藝術帶來傷害?一朝畫農民,是否永生畫農民?上月,羅中立舉辦了15 年以來的第一個大型個展“語言的軌跡”。這位當代藝術家交出的作業,正是自我掙扎、自我超越的鮮活標本。

央視主持人王小丫曾問自己的父親,爺爺長什麼樣。父親告訴她,去看看一幅叫做《父親》的油畫,爺爺和畫面裏的人一樣。

2008 年春節,在朗誦一篇有關父親的徵文時,這位川籍主持人再次提到羅中立的《父親》。油畫裏,那位大巴山老農——沉默、行動多過語言,皺紋裏鐫刻著滄桑,滄桑裏又蘊含著柔情,手可能粗糙,卻非常溫暖——成為國人心中農民父親的現實主義寫照。

1980 年,羅中立憑藉特大號肖像—《父親》,一夜成名。策展人黃專把羅中立稱為1980 年代到1990 年代唯一一位以單幅作品成功的藝術家。

30 年來,出入公眾視野的羅中立更多是行政官員身份:12 年前,50 歲的羅中立出任四川美術學院( 以下簡稱川美) 院長;一年前,過了法定退休年齡的羅中立被任命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藝術院院長。

繼《父親》之後,作為藝術家的羅中立在圈外寂靜無聲。直到1 個月前,一場名為“語言的軌跡”的羅中立大型個展在川美內的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舉辦。這是15 年來,羅中立作品第一次大規模亮相,也是62 歲的他親自介入並主導的第一個大型個展。這個展覽還有望延續到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

開幕式上,這位遲到的彙報者,帶著黑框眼鏡、穿深色短袖襯衫,做了異常簡短的開幕致辭。羅中立聲音不大,説話慢條斯理,即便是説普通話時,也夾雜著川音。用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的話來説,他只有用四川話演説時,才會馬上有農民拿鋤頭一樣的熟練和熱情。

這次,羅中立説,他把這些並不成熟的嘗試與探索呈現出來,就是想接受大家的檢驗。

“我個人認為要亮相就真的是要有跟《父親》不一樣的東西才行。我原來的想法是10 年辦一個展覽,但這10 年,我遇上了行政(擔任川美院長)的問題,耽擱了很多。還有一點就是,在藝術上的風格語言、題材等這些要素,是在積累到一定量之後才開始有想法的,這種想法在沒有成熟之前我不願意做大型的展覽。”羅中立如是説。

正是遲到的這10 多年,成就了川美同學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和葉永青等。這群比老大哥晚成名10 年的小兄弟迅速躥紅,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寵兒,變為各大展覽中最受關注的明星藝術家。

展覽近尾聲時,身價最高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張曉剛來到展覽現場。對老同學而言,這是場全面了解羅中立30年創作的難得機會。

32 歲,一畫成名;62 歲,重新超越自己。漫長30 年,羅中立如何與自己的命運博弈?

顛覆《父親》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擔任了此次“羅中立:語言的軌跡”的策展人。早在五六年前,時任中國美術館館長的馮遠就向羅中立發出了邀請,籌劃黃金檔期,在中國美術館為他辦大型個展。范迪安接任後,每年也都會撥通羅中立的電話,邀請他在最好的時間段辦個展。而馮遠和范迪安得到是相似的答覆,羅中立還沒準備好。

實際上,1995 年,羅中立在中國美術館曾舉辦過個人展覽。在藝術評論家俞可看來,那是羅中立的經紀人主導的,羅中立親自介入的成分較少。那場展覽展示了羅中立在《父親》以後的創作風貌,但人們對於這個展覽的記憶卻遠遠無法超越《父親》。

四年前,羅中立開始嘗試雕塑作品,卻一直沒有參加過任何展覽,甚至限制參觀者拍照。創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想推薦一家媒體給羅中立做專訪,他沒同意;展覽開幕後,同一家媒體的同一人再次提出要做專訪,羅中立才應允了。羅中立表示,他希望先把事情做好之後再説,因為怕最後的結果和自己説的不一樣。

此次,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個展,包括近百件油畫作品、雕塑和手稿。在現場,記者看到了雕塑作品《夜》——一名年輕女子穿著時髦的衣服,梳著流行的髮型,手裏還拿著總是在羅中立作品中出現的油燈。展覽中,所有的繪畫和雕塑作品,都有著艷麗的色彩,繁瑣的線條,誇張的造型,與《父親》的古銅色調與寫實手法完全不同。

羅中立曾把自己和陳丹青做對比,他認為陳丹青的創作是題材在變而風格不變,而自己則是同一個故事用不同的角度和語言來表達。從進入川美附中開始,羅中立便和大巴山農民建立了緊密的聯繫。至今,羅中立還會到大巴山探訪,但大巴山人已逐步走出了窮苦。如何把農民的故事講得更有個性,更有特點,更有感染力,是羅中立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現場,記者看到同樣是農民主題的作品,《播種》、《小憩》、《避雨》、《過河》等雕塑作品。但這些作品習慣性出現一男一女兩個主人公。他們有著粗壯的四肢、真摯的表情、艷麗的顏色。男女主人公或相互依偎,或並肩勞作,或背著,或是抱著,關係自然而親昵。

在藝術評論家高明潞看來,羅中立關注的題材本身也有著非常微妙的變化。他的作品中一般出現兩個人,描繪一對夫妻或者情侶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司空見慣的一些情節;在形式上,他的變化確實非常大,尤其是線條和色彩,表現力強。通過線條和色彩的變化,一下子就抓住人們的眼睛,帶動起一種情緒。“羅中立作品中帶有原始性,並試圖表現鄉土人情味兒中內在的、人的本質,愛和慾望,或者那種十分樸實的、衝動的東西。”高明潞説。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