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最大規模網路尋寶 鑒定倣品氾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05 12:55:59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6月27日,由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發起、新浪網協辦、嘉德線上承辦的“2010中國藝術品網路尋寶活動”第一次現場鑒定在京舉行。這種在全國來講首創的最權威、參與規模最大的網路尋寶活動,在收藏界引起巨大反響,全國各地藏友均積極參與。兩個月時間的徵集時間內,僅“中國書畫”部分就收到近5000件作品材料。經過初級篩選後,有近300件書畫作品入選最終的專家鑒定環節。但是經過當天的現場鑒定,這些大師的作品大多是倣品。專家表示,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廣大群眾對書畫藝術的愛好以及對文化發展的關心,但是熱愛更應從文化入手,注重收穫知識。

收藏鑒寶新形式

民間尋寶搭配“搜索引擎”

要問現在什麼電視節目最火,首屈一指的就是民間尋寶類節目,上至中央台下到地方省市臺。在眾媒體的推波助瀾下, “收藏熱”、“鑒寶熱”的勢頭強勁。此次網路加入到尋寶大軍的行列,更是借助於其親民的優勢迅速得到藏友的支援。

由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發起、新浪網協辦、嘉德線上承辦的“2010中國藝術品網路尋寶活動”于4月份啟動第一季“中國書畫”作品徵集。全國各地的藏家將藏品圖片以及介紹發送到活動指定郵箱,兩個月時間共收到藏品圖片近5000件。6月27日,經過初步篩選後,近300件書畫作品入選最終專家鑒定環節。

嘉德線上市場總監晏旭表示,此次藏品徵集,嘉德線上作為承辦方一直積極地與廣大藏友溝通,收到圖片後馬上整理,兩個工作日內將圖片遞交給相關專家鑒定,這些專家包括文化部評估委員會的專家,如楊丹霞、尚國強、米景揚、王鴻勳以及嘉德線上的專家胡妍妍等。專家也秉持嚴謹的態度,對不夠清晰的照片把握不準時就會要求藏家將細部圖片發過來。之後,嘉德線上的工作人員會分門別類地回復藏友。

著名鑒定專家、榮寶齋顧問、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米景揚和著名鑒定專家、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王鴻勳作為此次鑒寶活動的鑒定專家更是讓很多藏友慕名而來。一位從廣西遠道而來的藏友帶著他部分書畫收藏來請專家鑒定,他表示這些書畫都是憑自己喜歡收藏的,其中不乏徐悲鴻的作品。他表示徐悲鴻的這一類作品自己從沒見過,覺得有點特色就買下來了。然而他的5件藏品無一真品,但還是樂觀地表示這是學習的過程。據了解,此次活動中,書畫收藏大省的山東也寄過來很多作品,真的作品多,但是地方作家居多。

入圍作品中也有部分精品,載齡的《金剛經》冊頁讓王鴻勳愛不釋手。該冊書法自始至終變化微妙,筆畫停勻,心性沉靜,是難得的佳作。清代周經的《山居圖》得到了米景揚的青睞,該作品經許麟廬、董壽平、黃養輝、周懷民四位藝術大師題跋。集四大名家題跋,可見舊藏家的用心,而且作品裝幀講究,極具古法。米景揚表示這次鑒定的書畫作品精品雖然不多,但是反映了廣大群眾對書畫藝術的愛好,對文化發展的關心。

藏寶“海選”淘汰率高

功利心影響收藏

近5000件藏品的鑒寶“海選”,入圍不到300件,淘汰率近95%。近年來不斷升溫的收藏市場使得贗品氾濫,海選過程中也收到大量名家名作,但是破綻百齣,絕大部分都是倣品。

鑒定現場,也有藏友問起藏品的估價,專家總是委婉地拒絕談論,經常表示“東西挺好的,留著吧”、“作者名頭不大,我不好説”……有一位藏友拿了一件藏品從外地趕來,經專家鑒定這件東西是真的,但是沒有太大的市場價值。於是這位藏友很失望,就質問工作人員既然知道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價值,為什麼還要讓它入圍呢?晏旭表示,此次網路尋寶眾多藏友跨地域參加,他們的收藏水準參差不齊,而且急功近利。作為專家,只會考慮這個東西是否為真品,市場價值的多少也不取決於專家。

嘉德線上總裁陸昂表示,購買藝術品應該出自喜歡,願意與它朝夕相處,放在廳堂裏欣賞,拿在手上使用。而目前的藝術品市場比較浮躁,逐利心強,太多的人關注價格,關注它的市場表現。鑒寶活動中也有很多藏友直奔主題,問自己的藏品值多少錢,這樣也就慢慢地忽略了作品內在的文化內涵。

晏旭表示,此次網路尋寶活動的第一季“中國書畫”鑒定已成功摸索出一條網路與尋寶相結合的新道路。由於網路尋寶的跨地域性的特點,在接下來啟動的第二季“瓷器雜項”中,會增加專家和藏友的直接互動。對一些無法到現場參加鑒定的藏友,專家會參加到郵件的回復工作中。但是專家秉著嚴謹的態度,對於部分藏品不能只看圖片就給藏友回復,所以可能通過網路這一平臺,例如微網志以及線上訪問,讓藏友更清晰地了解到最近進展。

品鑒應重文化傳承

收穫高於金錢價值

在今年的春拍中,中國書畫拍賣破億成為常態。證券市場的不景氣和房地産市場的政策壓力,使得大批資金涌入藝術品市場。眾多再次出現在拍場的藝術品都以幾倍的價格拍出,這種吸引力讓很多圈外人躍躍欲試。

對於中國藝術品的這種現狀,王鴻勳充滿了擔憂:“現在大家關注的是哪一件東西拍了多少錢,經過哪一家公司拍賣,經過哪一個藏家之手,幾年之後又出現在某個拍賣場,最後以多少錢被某一秘密人物拍走。包括民間鑒寶,大家關心的都是物品的市值,東西的真假。沒有人想了解這件作品在歷史文化價值上的承上啟下作用。藝術品市場並不是用來發財致富的,只有多從文化、藝術、歷史的角度來看待藝術品,才能欣賞到它們真正的價值。”

王鴻勳表示,從長遠來講,藝術品市場傳承的是一種文化。作品的藝術價值隨著全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而增長。注重作品能保存多少年、出自於何人、其附加價值多少,這些是對的,但是沒有文化修養,這些東西是考證不實的。

對一些對藝術品感興趣的藏友,王鴻勳也給出了建議,大家可以在保真的前提下投入一些,然後扎紮實實地研究,進行縱向、橫向梳理。研究此畫家師承誰、屬於哪個畫派、嫡傳弟子是誰,他又在中間起了一個怎樣的傳承作用,對同時代周邊的人又起到哪些作用等等。那麼你得到什麼東西,就不只是這張字畫了。商報記者董昆

小貼士

網路尋寶第二季活動

■內容:瓷器雜項

■6月27日-8月27日徵集時間

■8月27日-9月3日新浪網收藏頻道網上展出將參加現場鑒定的藏品,網友可投票表達自己的意見。

■9月4日專家現場鑒定,公佈鑒定結果;開始進行下一個主題的活動。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