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山外山中》藝術展在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22 19:41: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蘭紅超/ 圖片

《山外山中》——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新方向的個案研究 開幕現場

 

2010年5月22日下午17:00,“《山外山中》——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新方向的個案研究”在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開幕。

自2008年5月成立以來,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一直秉承“藝術是改變當代中國的另一種力量”的信念,以活躍、嚴肅、豐富和跨學科的學術面貌,從事著引導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發展方向的各種積極思考和實驗。除了對直面現實的優秀藝術實踐的堅定支援和深入發掘,觀照傳統的當代轉換、倡導中國當代文化形象的樹立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學術追求。新展《山外山中》是繼2008年7月成功舉辦《得 意 忘 形》後,此方向上又一次較為新鮮的積累和探討。不同的是,前者是以群展的方式悄然打開了這種研究視界的窗口,從主觀上帶有一定的不自覺性,而後者則是有意識地通過分析和呈現兩個初現風貌的個案,表述金融危機衝擊過後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前景的階段性思考。

面對應接不暇的展覽通訊,疲於應付的活動邀請,日益蕭條的商業市場,時髦卻蒼白的觀念,佶屈聱牙的文本,特別是需要動用越來越多社會權力、資源及資本的大腕才能玩得起的“藝術工程”,“中國當代藝術從哪來?現在怎麼樣?未來走向何方?”的疑問逐漸瀰漫著藝文界內外。展覽題目《山外山中》取自法國啟蒙思想家蒙田《散文集》中“欲求那埋藏山間,虛實蒙蔽世人的真理,但在山外之山中”一句,但變以中性化。原意強調“心中之山”的終極追膜,展覽則更重“山外”與“山中”關係的微妙呈現——中國古典山水繪畫的豐富內涵和崇高旨趣正是中國人文傳統的精髓,特別是旨在從歷史觀的角度,著力探討這種關係所隱喻的“藝術在本質上,究竟還有多少與藝術家的內心體驗和情感有關”的課題。

藝術史必定有種內在的結構,乃至存在某種必然性。藝術史的續寫應該建立在個體創造者的獨立性和時代性上。特別是身處文化復興的關鍵時刻,發現嶄新且有當代思想的文化(藝術)個體或群體力量尤為珍貴。《山外山中》邀請徐龍森和鄭在東兩位藝術家作展,正是這種理念的初步踐行。前者從中國首屈一指的民國藝術收藏家轉身隱寂從事繪畫創作,2008年的巨幅水墨《三棵樹》從傳統中來,但與現代公共空間的關係以及所彰顯的時代氣質和中國審美精神帶給當時的藝術界一股“前無古人”的振奮之氣。本次展覽徐展出的是他近半年來特意閉門研作的百餘幅水墨系列精選,看似宋代小品,實際則是融匯山水畫精髓後的內化之作,不僅圖式面貌異常豐富、氣度格調不讓大制,而且這將是堅持著“變革中國山水畫500年僵局” 宏遠目標的藝術家,日後繼續創作巨幅山水的重要儲備。鄭在東也是天安時間一直關注的藝術家。作為台灣本土成長、早期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較深後自覺轉入傳統山水研究的獨特個體,他的設色山水,一方面直追魏晉風骨、元明禪意的中國古典精神,另一方面則如穿越古代時空似的現代人日記一般現鮮活地呈現出人們面對現實時潛意識的迷惘與糾結。本次所展是蟄居兩年後的新作,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便是之前作為其畫面主體的“人像”消隱無蹤。藝術家通過對當代社會流行價值體系的主動叛離,在追懷代表中國文人藝術高峰的倪氏境界中探尋中國藝術未來發展的意義。

嚴格意義上講,徐龍森和鄭在東的創作還有待深展,自然亦無法承載藝術復興的沉重命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重新將我們帶回藝術需要“用心”感知而非用“腦”四維或用“言”表達、用“眼”閱覽的本源。因為“觀”(意)比“看”(圖)更重要。

本次展覽將於6月27日結束。

 

 


《山外山中》——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新方向的個案研究 開幕現場

《山外山中》——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新方向的個案研究 開幕現場

《山外山中》——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新方向的個案研究 開幕現場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