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畫布·傾聽——劉令個人油畫作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08 15:25:0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畫布•傾聽》

白天,打開了生命的窗。

夜裏,帶來了最美的夢。

偶爾,我夢見獨自背上行囊,

踏上不知名的疆域,

為找尋純真的感受。

喧鬧的都市,

生活的節奏,,

只為尋找心底的純真。

用心去聆聽那份喜愛。

大地在窗外睡眠,

窗內的人心,

遙領著世界深秘的回音。

“傾聽”和“感受”是我想要表達的,不管在生活還是在藝術道路上,我總在尋找,也一直在找尋,找尋適合自己的形式語言和表達方式,也在找尋我的興趣點和目的地。這是個人藝術道路探索的小過程,卻是影響個人找尋真實自我的重要部分。閉眼傾聽,可以感受到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脫離嘈雜與喧嘩,可以做夢,可以幻想,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任何事情,可以憧憬著一切都很安詳。然而眼睛就像是畫布上的一個小生命,想要躍上枝頭抓藍天。

—— 一個幻想家的自述

 

序言

劉令同學給我們工作室老師的印像是:對繪畫很用心,好提問,有主意,思想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亦敢於實踐。比如,在立體主義專題討論課之後,她的繪畫想像和構成的成份增加了,我想這該是一種吸收。當然,畫的構成因素是多方面的,綜合的,許多其他的動因是我所不了解的。

展覽前,她邀我看了她的作品,很想聽聽我的意見。而我更想知道她是怎樣想的,她的興趣點在哪,她在研究什麼具體的形式問題。然而,從另一方面説,繪畫是行動的結果,行動也必然反應行動者的思想。她的無言的畫本身也能告訴我們很多她的內在情況。比如,比較感性、探索未知、不斷進取等特質都有所表現。她能夠在今天的情勢下,專心畫了這麼多的畫也就證明了她內在的動力。繪畫是創造性的勞動,自己的藝術觀、興趣點、形式問題往往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選擇、發現、確認的。不同的是,有的人比較理性,先想後做;有的人比較感性,先做後想,但實質是一樣的:都是以藝術作品表達心聲。還要追問內心。

祝賀劉令成功舉辦個人畫展!

——油畫係 張德建

2010年3月

 

對劉令有更多的了解是從去年的一次寫生課開始的,三周的時間裏她始終面對對象反覆的修正直至面目全非,她不斷的從對象中提取她所需要的圖形色塊與線條,編織著一個可讓自己浮想聯翩的空間。

展覽中的作品是她近一年來的新作。我所看到這些畫在粗放的筆觸、濃郁的色彩與結實的圖形中常常隱含著一雙閉合的眼睛,一段時間以來這成為劉令作品的典型符號。她在閉目聆聽。

這個主題道出了她實在的精神需要,她即是在喧鬧的現實世界中“傾聽”,也是在飄渺的幻境中“傾聽”。在她的藝術世界裏嘈雜的人聲與天籟音律交織在一起,給了她實在與虛幻交融的生命體驗,正是這樣的一個契機使她的色彩與線條超越了學習階段的審美原則,正走向一個自在的領域。藝術用心喻示人生的方式很多,要能使自己的作品有效地傳達自己的體驗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一種方式。願劉令的作品能在她自己清醒的設計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油畫係 王小傑

2010年4月

 

學生劉令來自於湖南。湘地位置中腹,人傑地靈。湖湘人特有的堅韌執著,好學不服輸的勁時常流露在她的臉上和手中。上課時她隨坡就勢,手不停的畫,長長地線條,火辣辣的色彩,一個接著一個。下課的時候,滿滿的本子,黏在身上的色點説明瞭一切。現在他想把自己的圖畫讓大家看看,豐富個人的經歷,接受不同的“質疑”,如此之為也應是每個同學的應該。

希望劉令同學保持湘人的品質,播下香草,結出芬芳。

——油畫係 孔千

2010年3月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