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市場風向:老照片受熱捧 老油畫價值被低估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02 17:50:14 | 文章來源: 新華書畫

圖一:《大清帝國印象》中的《打牌的貴婦人》銅版畫

圖二:《江山煙雲》 郎靜山

圖三:《九龍郊景》 李鐵夫 1932年

圖四:《街頭》 陳抱一 1929年

  “找得著、看得懂、買得起”,不求最貴,但求最可心。這也許才是大眾收藏的最高境界——

  當拍賣市場上不斷爆出“億元天價”藝術品的同時,也將這個市場的準入門檻越抬越高,最終成為極少數富豪們的遊戲項目。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單一的拍賣市場並非收藏領域中的唯一標準,如果僅僅跟著拍賣、富人的腳步跑,那將會進入到藝術品收藏的最大誤區之中。“民間收藏”的概念已經到了必須要提一下的地步了。“找得著、看得懂、買得起”才應該是藝術收藏的正確方向和目標,而其中個人興趣是最主導因素。曾有人專門收藏從明代到今天的各種民間糕點模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上面,其實凝結著中華民族最細枝末節的文化。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本文介紹的這幾位資深圈內人士,平常的工作都是接觸的高端藝術收藏品,而私下裏又幾乎都有自己的獨特愛好:不求最貴,但求最可心。這也許才是大眾收藏的最高境界。

  秦風 台灣收藏家

  銅版畫並非印刷品

  問:如何區分銅版畫和照片呢?

  答:用放大鏡看作品,發現有網點的就是照片。

  問:書籍畢竟會有很多的發行量,會影響其中銅版畫的收藏嗎?

  答:如果是當今技術條件下的圖書發行,肯定收藏的價值不大。但當時西方社會中各類出版物的發行數量普遍不多,一般也就在1000份左右,最多不超過2000冊,發行數量不是問題。

  問:中國題材的銅版畫作品,其最大的價值何在?

  答:西方人關於中國的銅版畫記憶,其實僅僅限于晚清時代,歷史本身很短,留下來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等到照片出現的時候,由於當時攝影技術、器材等的初級階段限制,印刷出來的效果比銅版畫還要差,因此這一階段出現了銅版畫、照片並用的現狀,甚至很多出版社將照片再翻刻成銅版印刷。最後,隨著照片的大量使用,銅版畫採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不僅僅是繪畫、印刷等技術方面的價值,還有歷史文獻性方面的價值,共同形成了銅版畫頗有潛力的收藏前景。

  當年西方人對於中國的大量誤讀,會不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早就過去的那段歷史,誤讀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的理念是:先研究、再收藏,沒必要馬上判斷其中的是非。

  問:從當年西方社會出版的書籍、畫報中剪裁下來的“印刷品”,能成為可以收藏的藝術品嗎?

  答:西方人關於中國最早的圖像記憶,最大規模的一次始於當年英國爵士馬戛爾尼率領使團覲見乾隆皇帝之行,隨團出使的畫家利用畫筆記錄了當時清朝的山山水水和風土人情。回國後,這些“紀實”繪畫作品被製作成銅版畫廣泛印刷在出版物中。隨著19世紀攝影術的誕生,各類出版物中的圖像逐漸被照片取代,而當時廣為傳播使用的銅版畫卻因此成為珍貴的收藏品被各路藏家追捧。在18-19世紀期間,西方社會形成了美術、印刷和傳播三位一體的出版模式,由於銅版本身所具有的精細線條感,成為當時印刷書籍、畫報的首選刻版。與後來的照片不同,印刷成品與原版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就如同今天的版畫概念,能找到當時的出版物,每一張圖像就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作品。

  曾經是報社記者出身的秦風,第一次接觸銅版畫就幾乎是一見鍾情地喜歡上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本書《大清帝國印象》,讓秦風率先注意到了其中的學術價值,尤其是其中的銅版插畫。之前,已經有日本人開始有意識地大量收集西方關於本國的圖像資料,來源之一就是在18世紀前後西方社會的出版物,而中國人對於這個領域知道的人不多。

  儘管十幾年前秦風開始收藏時,這個市場中的銅版畫價位並不高,比如一幅珍貴的慈禧像僅為4000元。但為了一次難得的收藏機會,秦風還是不得不向銀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換來資金進行購買。

  當然樂趣還是第一位的。今天的中國人對於幾百年前“大清帝國”的印象,基本全憑文字想像和影視劇中的形象參照,而當時西方畫家們筆下的“中國人”形象,也並非全是完全可信的“紀實”作品。“誤讀”也就成為秦風收藏中的最大樂趣之一,比如我們在故宮中瞻仰的威嚴的康熙大帝,在西方人眼中卻變成了一個“滿臉麻子、瘦削枯幹的小老頭”。

  李欣 華辰拍賣影像部經理

  “老照片”持續受市場熱捧

  問:影像市場的具體分類有哪些?

  答:簡單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反映歷史的“老照片”;記錄今天的“紀實攝影”;展現未來的“當代觀念攝影”。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