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學“四王”未必不能出大家——陸儼少山水畫風格散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06 18:04:15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崑崙山上 (國畫) 陸儼少

文/萬青力

20世紀中國畫壇,以改良或改革思潮為盛,幾成壓倒之勢。以西潤中也好,中西融合也好,都是以西方繪畫為參照,改造或再造中國畫。然而,這並非中國繪畫發展的唯一齣路。陸儼少的畫風,完全是從中國固有的傳統中蛻變而成,破土而出。陸儼少成為繼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等人之後又一位傳統派代表人物。然而,陸儼少不同於19世紀“碑學”影響之下的金石派畫家如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又不同於主要承接清初“遺民”或“僧人”畫傳統的黃賓虹、張大千、傅抱石等,而是接近世最受批評的“四王”正統,遠承董其昌、“元四家”;書法也主要是承接“帖學”傳統而非“碑學”。從這點上來説,陸儼少在20世紀中國畫史上的意義是不尋常的。

“四王”並非一無是處

近百餘年,董其昌、“四王”已被罵得體無完膚,幾乎成一面倒之勢。然而,從畫史上看,董其昌卻是力挽時風,將文人畫引向另一高峰的人物。在他的手上,山水畫成了筆墨的藝術。説他是搞“形式主義”,倒是一點不冤枉。他説:“以蹊徑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奇怪的是一些崇拜塞尚、追隨“現代主義”的年輕人也罵董其昌,倒是有點冤枉了這位300多年前就搞“形式主義”的老手。“四王”雖號稱直承董其昌衣缽的“正宗”,卻“一代正宗才力薄”,一味以摹古為能事,陳陳相因,泥古不化,未得古意,固不足取。不過,在董其昌的影響之下,清初一代畫壇,包括“四僧”,新安、金陵等畫派,都重視筆墨精妙。可以説,清初,即17世紀末到18世紀上半葉,處於“筆墨藝術”的深化時期,“四王”自然更不例外。從這一點上來説,“四王”又並非一無是處。實際上,直至20世紀初,“四王”畫仍是多數人學山水的入門範本。連被稱為“山水畫的革新家”的李可染,13歲從徐州錢食芝學山水,也是從“四王”入手。不過李可染從事山水畫創作是50歲之後,以寫生入手,並融入一些西畫因素,晚年以北碑入畫,參黃賓虹墨法,形成墨多於筆,整體感強烈的嚴謹畫風。好事者有“北李南陸”之説,倒是有幾分的道理。李可染重苦功,畫風呈雄強陽剛之力,可代表北派;陸儼少重性靈,雖晚年用筆渾厚老辣,沉著痛快,並如王翚參用側鋒斧劈,但畫風基本上仍是呈婉約陰柔之貌,可代表南派。

陸儼少用筆學王翚

陸儼少筆墨功底卻大都是從“四王”而來。陸儼少18歲從學清末翰林王同愈,又經王引薦,拜馮超然為師。王自比王時敏,比馮為王鑒,指陸儼少當如王翚。陸儼少1966年為自錄題畫詩文集寫的一篇序中,曾記述此事:“丈(王同愈)謂予曰,使子如石谷,則超翁可無愧於廉州,而予其為煙客乎?”陸儼少此時主要是臨摹“四王、吳、惲”,或王同愈所藏,或他人求馮超然過目者,其中以學王翚為多。王翚為“四王”中路數最廣、筆墨功力最深,又較有個人識見的一位,他的畫集古人大成,並不限于董其昌提倡的所謂“南宗”,因有“畫分南北宗至石谷合而為一”之説(見《溪山臥遊錄》)。因此,學筆墨從王翚入手,在見不到宋元真跡的當時,是最佳選擇。陸儼少説:“那時偶然在裱畫店看到一張王石谷的畫,就奔相走告,不比目下青年,見到‘四王’,不屑一顧……實則‘四王’未可一概否定。”(《陸儼少自敘》)筆者最近購得陸儼少20多歲時所倣王翚筆法山水扇面一幅,可見當時用筆已相當圓厚,與其後風格自立時期用筆是一脈相承的。

學“四王”而上承宋元

陸儼少1933年遊黃山,1934年北上登泰山、八達嶺,至大同雲崗,“窮歷山川高下,此其志已不在明清間也”。1935年赴南京得觀第二屆全國美展、故宮及私人收藏宋元名跡,擇百幅精品,靠十來天朝夕細讀默記,逐筆看之爛熟,印之腦際,而取而用之。陸儼少説,他沒有機會臨宋元畫,都是看來的。其後抗戰八年,得巴山蜀水之助,風格卓然自立,又遠接宋元,得古人神韻。

近世傳統山水畫家多受石濤影響,由“四王”而上承宋元,最後脫穎而出者,恐怕僅陸儼少一人而已。不少人也以為陸儼少曾學石濤,實則他從未學石濤,不過倒可説是殊途同歸。陸儼少並不喜歡石濤用筆,嫌其扁平不夠圓厚,對其大幅章法也有批評。不過陸儼少自小而大、筆筆生發的獨特畫法,倒與石濤“一畫”説頗相合,可説是“一畫”的實踐者。陸儼少這一畫法與“四王”完全不同,亦與黃賓虹以及傳統畫法完全不同,不是先定位置,由淡到濃,層層遞加,勾搭點染,以至完成。陸儼少畫法一如寫字,一筆為始,接出下筆,筆勢生發,因勢利導,隨濃隨淡,忽繁忽簡,映帶顧盼,筆意相聯。由任意一角,衍至通幅,通幅完成,筆勢奔走流動,如一畫而終。是知學“四王”,未必不能出大家。學而不能出,非“四王”之過也。

(本文有刪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