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繪畫

國家為近現代書畫作品建立檔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0 09:11:3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文化部《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作品徵集工作全面展開

被譽為當代《石渠寶笈》的中國首部國家級美術檔案——《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以下簡稱《國家檔案》)作品的徵集、編撰工作,日前在京正式啟動。

此次獲得國家財政支援並在文化部文化市場司指導下的《國家檔案》,即日起面向全球公開徵集20世紀美術作品,為此,負責編撰工作的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對應徵作品進行鑒定、評估以及編撰等一系列工作。

20世紀名家輩出,他們的作品成為目前藝術市場流通的主力軍,但由於該時期處於中國書畫作偽高峰期,加之作品數量龐大,近年在市場中出現了大量贗品,嚴重危害了收藏者的利益。為了正本清源,為該時期的美術作品鑒定提供權威依據,建立國家級美術檔案,勢在必行。

據了解,《國家檔案》將按照作品存世量以及徵集難易,分批對20世紀知名藝術家作品進行徵集、編撰,首批入選的8位藝術家分別是: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陳少梅、李苦禪、龐薰琹、靳尚誼。工作人員介紹説,該8位藝術家相對來説作品存世量不大,收藏脈絡清晰可查。

《國家檔案》以每位入選藝術家為獨立單元,先將徵集到並經評估後符合標準的藝術作品製作為電子檔案,公佈在相關國家專業網站中,隨著作品徵集數量的增加,再以文本形式編輯出版。

記者同時了解到,檔案經過兩年的籌備工作,確定所徵集的入選藝術家作品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國有館藏的藝術作品,其次是入選藝術家後人收藏的作品,另外就是散落民間的藝術作品。任何藏有上述8位藝術家作品的機構和個人都可將所藏作品的相關資料提交《國家檔案》工作組,經過權威機構的評估後,一旦被確定為珍品,便可編撰入冊。

而針對目前藝術作品真偽鑒定缺乏權威性的問題,《國家檔案》項目負責人呂立新介紹説,工作組將採取專家及入選藝術家家屬雙重評估的方式對徵集到的作品進行評估,以確保作品的真實性。“首先由社會公認的研究某藝術家作品的專家進行評估,然後再交由該藝術家的家屬進行評估,一方不認可便取消作品入編。”

據悉,《國家檔案》還將陸續建立黃賓虹、吳昌碩、張大千、李可染、高劍父、林風眠、吳湖帆、吳作人、董希文、王雪濤等美術大師的檔案,第二批入選藝術家的最終名單將於明年對外正式公佈。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文化部著手編修現代“石渠寶笈”——“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項目啟動
· 文化部將辦首屆中國動漫藝術大展
· 文化部副部長就“歐羅巴利亞藝術節”答記者問
· 中宣部文化部關於深化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 讓藝術與市場有機結合——文化部組織直屬院團負責人考察杭州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