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繪畫

意猶未盡·毛焰個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22 20:19:04 | 文章來源: 湖南書畫網

上海美術館日前舉辦的《意猶未盡:毛焰個展》上,展出了這位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獨具特色的藝術家的55件作品,其中包括早期的“朋友”系列,也包括長達10多年的“托馬斯”系列,還有他平時不多見的女性肖像系列與雜誌女郎系列。毛焰對記者説,在美術館做個展,這還是第一次。他還透露,這次個展引發了他下一步的新計劃。

毛焰,湖南人,1968年出生,199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現任教于南京藝術學院。1992年南京藝術學院舉辦過毛焰作品觀摩展,2000年香港漢雅軒畫廊舉辦過毛焰作品展;藝術家還參加過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1993年的中國油畫雙年展、1994年的第二屆中國油畫展、1996年的首屆上海美術雙年展、1997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畫廊舉辦的“肖像性質——毛焰周春芽作品展”、2000年的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2004年的何多苓、毛焰作品展。

個展空間精心營造

由上海藝博畫廊承辦的這個個展,請來了法國著名的展覽設計師、曾為2006年上海雙年展設計展覽空間的MargoRenisio女士。她對美術館一樓的兩個大廳作了展覽空間的重新設計。她對記者説明:在第一展廳做了一面大墻來呈現藝術家各種風格的代表性作品,但大墻換了一個角度,展廳裏再加一個用白紗做成的虛的隔斷,用來打破其規整的空間格局。在第二展廳,用白紗隔出兩個很特別的弧形的空間,一方面規定了觀眾的展覽路線,另一方面則營造展廳的氛圍:在展廳的大墻上挂上藝術家近期創作的大“托馬斯”,而在弧形空間裏,則借助燈光與白紗突出藝術家那些小幅作品的視覺效果。

對此,毛焰表示,個展的布展要強調“靜”,“靜則生靈”。“靜”不僅是安靜,也是純凈,一種閉眼冥想的狀態。他強調:“我在創作中長時期個人單一地探索,我的作品要在這麼一個空間裏集中呈現出來,對我來説還比較陌生,但總是要面對大千世界,面對公眾。我個人並沒有太多的願望去解釋這些作品。還是讓作品自己説話。”但他還是希望通過專業設計的展覽空間,能幫助那些觀眾儘快走入他的作品的世界。畢竟在美術館會有許多與他的作品的收藏圈子無關的觀眾到場,“許多人很喜歡我的作品但買不起,他們會專門趕到展覽現場看看原作。”

個展帶來新的變化

“這次個展,作品比較集中,反映了我個人這段時間的精神狀態,也反映了我個人對繪畫的認識。”他表示,個展取名“意猶未盡”,其中有兩層涵義:“一是很多東西無需做到頭,意思到了就可以。禪宗講究‘破執’,不要太執著;二是許多東西恰恰才剛開始:比如畫大尺幅作品,甚至是我的繪畫、年齡、認識等等,都才剛剛開始。”

考慮到展覽的空間效果,促使毛焰從去年開始動手創作大尺幅的作品。殊不知這給毛焰帶來了很大的觸動。他説:“我喜歡一些相對相悖的東西,畫大畫與畫小畫是相對的:畫小畫要克制、平靜、理性;而畫大畫則不是把小畫簡單地放大,而是畫另外一種東西,其中的自律與奔放、熱情與平靜、快與慢等,有許多對立、對比的元素。這種狀態打開了,就能讓那些相悖的東西在作品中實現統一。”他表示,經過長期的單一的探索,現在他的認識變了,創作上也更趨於自由了,形象上也會有變化,有了一系列新的大幅創作的計劃。下一步設想是做女性系列。

10年專注“托馬斯”

毛焰也許是當代藝術家中最始終如一堅持個人藝術探索方向的。他從學生時代起就一直從事人物肖像的探索,以“朋友”系列形成個人風格。最令人乍舌的是他從1999年開始的“托馬斯”系列,至今已整整延續了10年。據他自己回顧,這個系列起于很偶然的因素——為一個朋友畫肖像。不過他承認,由於他10年來還在繼續這個系列,許多人奇怪,為什麼畫這樣一個和中國毫無關係的東西?

他表示,這是他在有意回避某種當代藝術中流行的東西。他説:“即使畫朋友、畫自我,也會畫出‘中國符號’。然而,面對最豐富、最變化多端的當代藝術,我卻很難去追逐那些‘中國符號’的東西。所以,即使是‘朋友’系列我也難以為繼。是‘托馬斯’系列讓我回避了這個問題,專心致志於繪畫語言的探索。”他強調,“在繪畫過程中,一以貫之很重要,反覆無常也很正常。藝術家要面對考驗。”

兩次重要的雙人展

毛焰有長長的展覽紀錄,説明他作為中國當代藝術中獨具特色的藝術家,受到海內外藝術機構的一致認可。不過,他有過兩次重要的展覽都是雙人聯展。一次是1997年與周春芽合辦的展覽。他回憶説,當時主持中央美院畫廊的翁菱想做我的個展,正好與周春芽一起吃飯,他就提出與周春芽一起做展覽。結果展覽很成功、他説:“當時我剛剛從大畫轉到畫小畫,畫朋友系列,變得內斂而灰色;而周春芽則第一次推出‘綠狗’系列。所以展覽影響很大。”

還有一次是2004年在北京環碧堂與何多苓一起做展覽,由著名批評家栗憲庭擔任主持人。栗憲庭在為展覽撰寫的文章中指出,他和何多苓的探索“都超越了寫實主義的傳統框架,以非常個人化的感覺,在寫實主義自身的語言模式中,努力探求一種當代可能性”。他認為他們的探索指出了一個方向,那就是“繪畫性”。他還指出了他們與中國傳統的文人畫的相似之處。毛焰也被人視為中國“新繪畫”中的一員,他的作品因此在市場上與劉煒、周春芽、曾梵志等人一起受到追捧。(邱家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意猶未盡》——毛焰個展
· 毛焰等36名畫家義賣救女研究生
· 寫實主義的探險——何多苓、毛焰作品展覽序
· 畫家們的畫家——毛焰、何多苓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