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館藏《孤松圖》被拍賣追蹤 館方已著手調查(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06 10:22:55 | 文章來源: 江南都市報

 

上海拍賣會的《孤松圖》

調查結果將向社會公佈

張大千是模倣八大山人第一高手

昨日,本報獨家報道《八大山人館藏<孤松圖>被拍賣?》一文後,引起了收藏界藏友及市民的廣泛關注,各大網站亦對文章進行了轉載,就此,八大山人紀念館表示,他們將對這張拍賣的《孤松圖》進行調查,並會儘快將結果公布於眾。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張《孤松圖》是早年從上海購得。

紀念館專家開始調查《孤松圖》

《孤松圖》出現兩張一樣的作品,這讓八大山人紀念館的專家們也很疑惑,但由於僅僅是見到了拍賣圖錄中的畫頁,對於已拍賣的《孤松圖》真偽,館方也一時難以斷論。昨日,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王凱旋再次證實,館藏的《孤松圖》還在館中收藏,不可能流失。

王凱旋館長説,得知八大山人經典名作《孤松圖》在上海拍賣後,他們也非常驚訝,目前,正在召集館內專家,對拍賣的《孤松圖》進行研究,相信不久就會有一個結果向市民公佈。但可以保證的是,上海拍賣的那張《孤松圖》不是館藏品。

專家認為兩幅畫定有一贗品

兩張《孤松圖》,無論是內容題材,還是題跋、收藏印章都一模一樣,讓全國的“八大山人迷”們倍感驚訝。昨日,在與省內多位專家閒聊中,專家們都認為,兩張《孤松圖》總有一張是假的。

一位專家提出了三大疑問:其一,八大山人在創作《孤松圖》時,即便連畫兩張,也不可能兩張畫的每個細節都一樣。其二,吳昌碩在此畫上的題跋,也應該是題寫在某一張上,而不可能兩張題跋都是一樣。其三,此畫的收藏印章,也不可能都是一樣。所以,從兩張《孤松圖》判斷,定有一張是假的,但造假者技法之高明,讓很多專家百思不得其解。

曾參加此次拍賣的一位藏友告訴記者,他當時認真比對了拍賣的《孤松圖》和之前所見的館藏畫作,發現四個細微差別,第一,拍賣的《孤松圖》樹榦主幹上部墨色和館藏品略異;第二,吳昌碩題跋的字稍有不同;第三,畫作右下方的幾枚收藏印章位置有所不同;第四,畫幅的尺寸不同,館藏品是113釐米×58釐米,而拍賣品是110釐米×59釐米。

張大千是模倣八大山人第一高人

南昌的一位資深藏友向記者透露,八大山人紀念館籌建時,曾在上海購買過3張八大山人畫作,其中好像就有《孤松圖》。對於該藏友的説法,八大山人紀念館也以文物保密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參加《孤松圖》拍賣的南昌藏友稱,八大山人的另外一幅畫作《瓜月圖軸》也有幾乎相同的兩張,一張藏于美國哈佛大學佛格美術館,另一張藏于北京文物商店。這兩張八大山人的畫作,哪張才是真跡,還難以定論。

説起八大山人書畫的偽造,有藏友表示,目前,八大山人書畫偽造最厲害者,當推書畫家張大千。他不僅能模倣,還能根據八大山人的畫風面壁生造,其許多倣作至今還被收藏在國內外博物館中,不少贗品還被收錄在各種圖錄中。

八大山人真跡鑒別難度大

八大山人紀念館究竟有多少八大山人的真跡,是很多藏友關心的話題。館長王凱旋表示,館藏的八大山人真跡在數十幅,但具體的數字,他不便透露。曾參加《八大山人全集》編撰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紹,根據當時出全集的需求,八大山人紀念館提供的真跡在40幅左右,考慮到八大山人存世的贗品不少,最終他們選擇了20余幅館藏作品收入全集中。由此可見,八大山人紀念館真跡應該在40幅左右。

該人士介紹説,八大山人書畫的贗品在民國年間出現很多,由於年代較遠,其鑒別難度很大。著名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先生在其《中國書畫鑒定學稿》一書中,就用較大篇幅引用了海外八大研究、收藏專家王方宇先生的文章,王方宇先生指出曾印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一冊的原中央工藝美院藏八大山人《雜畫冊八開》為偽,另一件刊于《藝苑掇英》上,無錫市博物館藏的八大山人《花鳥冊十二開》也為偽。由此可見,八大山人書畫的鑒別難度之大。可以説八大山人作品的真偽甄別,已成為八大山人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八大山人館藏《孤松圖》被拍賣?館方已否認流失
· 八大山人<倣倪雲林山水>創紀錄 成最貴國畫(圖)
· 西泠拍賣五週年秋拍徵集拉開帷幕
· 北京奧運藏品八月拍賣 薩馬蘭奇簽名火炬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