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陳金章畫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30 08:38:40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嶺南畫派紀念館主辦的“陳金章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陳潮光等出席了開幕式。畫展即日起至8月6日結束。

詮釋新嶺南畫派另一番景象

今年已80高壽的陳金章教授被譽為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人,美術評論家邵大箴評價其為“嶺南派山水畫的新高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説:“陳金章是一位勤奮與天賦並重的藝術家,他擅長山水的創作,或許正是山水畫能體現陳金章博大的胸懷,在他筆墨下的山水都是意境高遠。他運用他自己的藝術語言,詮釋出新嶺南畫派的另一番景象。”

陳金章1947年考入高劍父擔任校長的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在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黎雄才、關山月的指導下學習中國畫。1953年畢業于華南文藝學院繪畫係本科。1956年從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廣州美術學院前身)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係副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廣東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1989年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嶺南畫派紀念館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金章的山水畫在當今嶺南畫壇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意義。作為在20世紀中期藝術強調政治主題的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那一代畫家,陳金章是較早認識到中國傳統繪畫的特性與魅力的藝術家之一。如1958年創作的《黎明》、1963年的《秋醉硃砂衝》已顯示出他對傳統中國山水畫的認識與吸收。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用毛筆畫了數千幅寫生作品,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也練就了掌控、拓展傳統筆墨的能力。在創作觀念上,他始終秉承嶺南畫派關注社會現實的優良傳統,堅持“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理念,到工廠、農村、部隊體驗生活,從中獲得創作激情與靈感,因此産生了《龍騰虎躍》、《南方的森林》、《報春圖》這樣優秀的具有典範意義的作品。

立下“創造山河之美”的宏願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陳潮光説,陳金章教授是嶺南畫派的傳承者,也是“折衷中西,融會古今”藝術理念的出色實踐者。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十分關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以他立下了“創造山河之美”的宏願,從現實生活中汲取藝術靈感,創作出一幅幅飽含激情的表現壯美山河的作品。

陳金章的作品既有視野壯闊、大氣恢弘的山水,又有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鄉間小景。他極善於適當地把西洋繪畫某些造型特點、明暗等處理方法與中國傳統筆墨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又不失去傳統中國畫特點,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慢”是他創作過程中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因為每一幅作品畫什麼、怎麼畫都經過反覆考量才動筆。他善於通過暗與亮、深和淺的對比處理來實現畫面的空間感,並不厭其煩地一層層渲染,一遍遍筆墨的疊加。以如此細膩的筆墨創作出的山水畫真正做到的“遠觀其勢,近取其質,”宏觀上再現了大自然的風貌,使其看來更具合理性、寫實性,而在精細的筆墨技法的營造下,無論是雲霧繚繞的崇山峻嶺、還是湍急的河流、蒼古的林木,都呈現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意境和浪漫色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中國美術館展出"悟象化境"油畫展
· 袁運甫藝術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 中國美術館—燕婭婭油畫作品展開幕現場
· 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巡迴展開幕式
· 感受經典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