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繪畫在我國有久遠的歷史。范曄《後漢書》記載:“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像焉。”《後漢書》是可靠的歷史資料,雖然近代以來有的學者認為此書只是把漢明帝求法當作歷史傳説而非歷史事件記錄,但也不完全是捕風捉影。另據《魏書•釋老志》所記:“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這“畫跡甚妙”的佛圖,雖然不僅只是佛像,肯定也包含了佛像。到魏晉南北朝,隨著佛教的發展,佛教藝術也大為盛興。今天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歷史遺存的佛教壁畫,僅敦煌莫高窟就有45000多平方米。據史料記載,中國人畫佛像,最早為三國吳人曹不興,此後從西晉衛協到唐代吳道子、王維等都善畫佛像。佛教是外來宗教,佛像的繪製自然也應受外來藝術特別是印度藝術的影響,但至唐代,已基本是表達中國人審美習慣的中國繪畫了。
中國畫從佛教中吸收了不少的思想和藝術的營養。《唐書•王維傳》描述王維的畫“山水準遠,絕跡天機”,他的畫和詩都受禪宗思想的影響。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畫家及至清代四僧,追求的繪畫境界都與禪學崇尚的清靜無為思想相關。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是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撞擊過程中,經過移植與融合,順應與同化才發展起來。佛教史上很多高僧倡導儒、佛、道的融合,康僧會主張“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東晉南朝的名士把般若學和玄學相結合,就是把佛學和老莊相結合。唐宋都有不少高僧主張三教調和融合,宋代天臺僧人智圓,自號“中庸子”,主張儒佛合一,三教同源,提出“以宗儒為本”、“修身以儒,治心以釋”。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納和融合,使之儘管與儒、道在生死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最終也成為中國文人可以從中尋求精神寄託也可以借之表達思想情懷的載體。中國文人的佛圖和佛像畫當是如此。因這一題材的繪畫與思想精神的緊密聯繫,作者繪製中的傾心傾情成為一種必然。我們可以看到佛像這一單一題材繪畫的萬千情態,都表達的是作者深入的感情體驗的微妙變化。但因為“佛”像這一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的約定俗成,如果畫成萬千形態,就不大可能被人們認同。所以,佛像繪畫的以形寫神與形神兼備,就成為畫家追求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