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懷舊語言”是青年藝術家的驛站,還是墳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13 08:50:31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從2003年流行歌壇的大肆翻唱懷舊,到2006年大陸人文思想界的集體“追憶似水年華”,再到2007年“80後”集體網上懷舊曬童年引起大量共鳴。本以為這股懷舊風該刮停了,但是筆者卻發現近年來大陸當代藝術中的許多青年藝術家的創作中,這股風居然還在刮,而且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查建英《80年代訪談錄》

2006年查建英《80年代訪談錄》的出版,似乎一夜之間把“80年代”的記憶之門打開,霎時間掀起了一股80年代熱。大概在當時嶄露頭角的文化精英們普遍認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當代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脆弱卻頗具特質、令人心動的年代”(查建英語)。如今,充滿熱血,搖旗吶喊的那些先鋒們都已在各個領域佔得一席話語。近年來藝術圈從各種回顧展、紀念活動的舉辦,到各個網路媒體、雜誌的專題、訪談等等都在做回顧。 不管是針對歷史的梳理也好,還是單純的回憶也罷。客觀的來講,筆者認為前輩的歷史應由後輩來紀念和書寫。但我也寧願相信這些對那一充滿理想主義時期的大規模、持久的討論,是對歷史的尊重,是對當下消費主義和市場混亂的反思,而不是爭山頭、立牌匾的無聊行徑。

也許,懷舊是人的天性。不僅僅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懷舊,它同樣在青年藝術家的創作中滋長蔓延。近年來,在很多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中,出現了許多針對個人化經驗和自己成長環境、回憶的描繪,讓我們看到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一些青年藝術家的創作中,懷舊或將已成為一種策略。而這種懷舊情緒主要體現為“童年回憶”題材的出現。

“童年回憶”的出現,一方面是文化大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創作“童年回憶”的藝術家們大多是出生於1970年代末或1980年代的青年藝術家。他們經歷了新中國發展最迅速的20年,他們的童年所擁有的東西,在這短短二十年已經面目全非。面對如此快,如此多的社會變化,他們在感受到巨大的社會壓力的同時並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缺乏社會認同感。於是,“童年回憶”才從他們的內心生長出來。

對於懷舊語言的出現,我們應該辯證地來看。首先,可以認為它是一種消極浪漫主義的頹廢情調;但是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做是藝術家和觀眾共同營造的一種心理撫慰和新的價值追尋,應該看到它體現出的現實批判意義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青年人,應該是最有創造力和顛覆能力的人群。青年藝術家更應該是如此,應該對於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許多青年藝術家以“童年回憶”來影射當下的社會問題,文化現象,並以多元的處理方法展現在大眾面前。我們應該關注這些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觀念與當下價值理念和社會問題所發生的關係。但是這類具有創造性、批判性並具有憂患意識和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似乎少之又少。

相對來講,以“童年回憶”逃避現實的消極頹廢情調,帶有強烈的自我主義特徵類型的作品佔多數。當面臨著現實的苦難或難於實現的理想未來時,人們通常會不自覺地緬懷過去,流露出一種懷舊傷感的情緒。“碎片化”懷舊,即是回憶、過濾,並拾起成長歷程中的某個碎片,自動抵制和過濾掉不好的印象,並把這種碎片美好的幻想為完整的,理想化的心理活動。青年藝術家對於“童年記憶”題材層出不窮的運用,很大程度上在於,在他們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的同時,要直接面對來自社會的各種壓力。當信心滿滿的剛剛在社會上亮相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如此的微不足道,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在這個心靈越來越孤寂的時代,他們通過懷舊來尋求一個烏托邦。在這樣的作品中,藝術家常用兒童形象,兒童玩具、服飾,以及少年時期的各種想像作為創作元素。這些作品中也摻雜有藝術家的各種想法和批判意識,但是深入剖析,作品的敘事都十分的簡單、稚嫩和直白,把簡單的個人情緒當作讓觀眾去理解的深刻思想。其實更多的只是再現當時的圖景和美好幻想,顯得非常的膚淺以及表像化,沒有生長出偏向反思的審美現代性。這樣的創作,若長時間的宣泄得不到認同,便很容易淪為被市場操縱的棋子。

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中,當大臉、艷俗走紅西方之後,就不乏有藝術市場的掘金者推出新的概念來繼續向西方市場獻媚:從卡通到果凍,一個個都短暫的開花,然後消亡。在“童年回憶”題材中,我們同樣看到了這種狀況:今天“三道杠”被西方投資者看中,價格節節攀升,明天馬上就會出現“兩道杠”、“紅領巾”、“海魂衫”。只能説這些在西方話語支配下的新的第三世界的藝術符號為西方再度提供了一次慾望的滿足。某些青年藝術家因為初入社會,原本還熱血沸騰的要堅持自己高尚的藝術理想,但是面對生活的壓力和種種的困惑以及金錢的誘惑,最後卻喪失了最基本的價值判斷,甚至藝術創作的道德底線。並且開始毫無選擇的參加各式各樣甚至不倫不類的展覽,哪種學術提法對自己有利了,就衝上去迎合,從而使自己的創作成為了藝術市場的魚肉,進而扼殺了自己的創造力,這就使得他們的作品僅僅停留在迎合市場的低級趣味階段。而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存在於這一狹隘的題材當中,在青年藝術家中許多膚淺的創作中都可以看到。

實際上,把視域放寬一些,當代藝術中利用過去的圖景“碎片化”再現的創作方法久已有之。且不論各時期的藝術作品以怎樣的形式展現,至少筆者認為懷舊題材的創作中體現出來的不應該僅僅是一種情緒,更應該是一種意識,一種對當下各類問題思考所生發出來的警惕、憂患和批判意識。即懷舊創作應該提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陷在過去的回憶中自我麻痹。

“童年回憶”的懷舊情緒還能持續多久?這一代的藝術家能否微笑著向過去告別?他們能否在復古中拋開簡單粗暴的敘事和直白乏味的圖像,來不斷的尋求和揭示某些問題進行批判呢,還是要繼續一步步地走向腐爛?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傑克遜去世引懷舊搶購 一縷頭髮網上叫價$5000
· 史料與懷舊雙重催化 紅色題材畫作走俏拍場
· 懷舊·北京巴黎
· 家居掀倣古熱潮懷舊情結成新賣點
· 戲逍堂推轉型作 話劇《李小紅》打起“懷舊牌”
· 艾未未:現實更需要我,我無意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