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宣傳團的被迫解散,並不能動搖沈逸千斗爭的信念。1936年,沈逸千應上海《大公報》、南洋《星洲日報》及《晨報》之約,以中國畫水墨寫生的形式報道察、綏、蒙戰時事態,通過報紙專欄和寫生畫展的宣傳,激勵了國人抗敵的決心。同時,他在京、滬、杭、港舉辦“古察綏寫生畫展”,並廣泛發表于國內、香港、南洋等報刊上,這些抗戰寫生畫後來匯集為《察綏西蒙寫生集》,在當時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1939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宣傳,爭取國際上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同情和支援,他發起中國抗戰藝術出國展覽籌備會,被公推為總幹事。他擬向全國各地徵集抗戰題材作品(曾親赴延安收集當地畫家的作品),準備取道西北赴蘇聯、美國、加拿大、英國、南洋地區等地展出。1940年初,為了積累創作素材,他同黃肇昌、彭華士(後又有劉一行、金浪、錢辛稻、潘酉辛、朱金樓)組成“戰地寫生隊”,2月,沈逸千偕同黃肇昌、彭華士等人從成都啟程,經西安、洛川、延安、榆林,又轉往內蒙古。很多名家著文高度評價他的藝術,如田漢在《一個有遠志的藝術家》中説:“沈先生自開始就是把藝術服從國難的。”其畫“對黃沙白草間的落後同胞振起了自救的警鐘。”陽翰笙在《沈逸千綏蒙畫展觀後》中寫道:“在沈逸千先生的剛健雄渾的筆觸下,是很能燃燒起我們抗戰救亡的熱情,是有把我們帶到國防前線的綏蒙去捍衛國土的感動力的!這就是逸千先生的藝術的成功處。”
沈逸千是向國統區以及國外宣傳八路軍抗日情況最早、最多、最有影響的畫家之一。抗戰一開始,他就曾到太原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徐向前等人會面,並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與周恩來暢談抗戰宣傳工作,為周恩來、鄧穎超畫速寫像,兩位領導人都高興地在畫上簽了名。1940年2月,他帶領戰地寫生隊在延安和晉西北根據地受到了毛澤東、朱德、賀龍、關向應等人接見,併為毛澤東畫像。
1944年秋,沈逸千在重慶被親日反動派殺害,年僅36歲。他的藝術在今天的畫壇已經鮮有人知,筆者曾親見過他的近60幅原作,其水墨形式的寫生作品取法西畫寫實技法,人物造型準確生動,面部略加擦染,線條流暢。他的寫實水墨人物畫因完全來源於寫生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中西結合方面並無夾生之嫌。他在藝術史上的意義不僅僅是一位水墨畫家,更重要的,他還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美術活動家和抗日鬥士,他組織國難宣傳團、戰地寫生隊,深入前線和邊疆,歷時數年,行程數萬公里,不遺餘力地宣傳抗戰,並將自己的藝術連同年輕的生命一同奉獻給了抗戰事業,他用生命寫就的藝術理應被載入史冊。
神槍手沈逸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