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古斯塔夫·克裏姆特憑什麼“最偉大”?1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1 18:08:32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近期,倫敦泰晤士報邀請讀者評選200位自1900年至今的最偉大藝術家。名列榜單前五名的藝術家分別是畢加索、塞尚、古斯塔夫·克裏姆特、莫奈和杜尚。此次評選共統計了140萬張選票,花費了4個月時間得出結果。對於畢加索、塞尚、莫奈等人,中國讀者都很熟悉,而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裏姆特則相對陌生一點。

這種陌生感在三年前,他的名作《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以1.35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油畫的時候,也曾出現過。當時大家都在想,古斯塔夫·克裏姆特是誰?《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為什麼能賣這麼貴?

其實,古斯塔夫·克裏姆特和畢加索、莫奈、杜尚一樣,都以強烈的個人風格,開啟了繪畫的新時代。20世紀初,古斯塔夫·克裏姆特創立的“維也納分離派”震撼了藝術界和設計界,對繪畫藝術和招貼設計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沒什麼特別的。我是一個日復一日、日以繼夜地畫著的畫家。”

古斯塔夫·克裏姆特(1862~1918)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一個金匠家庭,父親恩斯特·克林姆是名來自波西米亞的黃金雕刻匠,妻子安娜·克林姆則夢想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但一直沒有實現。克林姆小時候家境一直很貧困。

1876年,克裏姆特獲得了前往維也納藝術工商學校的獎學金,並在該校就讀至1883年,受訓成為一名建築學畫家,之後一直創作了大量室內壁畫。

1905年,在維也納,克裏姆特組織發起了一場旨在反對學院派美術保守勢力的美術運動,他們號稱“維也納分離派”,力求藝術創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術相互吸取營養,發展藝術家獨特的個人風格。維也納分離派的目標是提供年輕的非傳統創作者一個發表的平臺,替維也納帶來外國畫家的優秀作品,並自行發行雜誌來展示團員的作品。

1894年,克林姆特受託創作三幅畫來裝飾維也納大學大廳的天花板,其中三幅畫:《哲學》、《醫學》與《法學》引起了激烈的批評,被評為“色情”。在這些作品中,克林姆捨棄了傳統的寓言與象徵手法,使用了直接表達性慾的方式,因此招來了更多紛擾。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中國文化可以衝擊西方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