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空間的多米諾計劃”:關於記憶的多米諾效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7 10:32:58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同一個明亮、空白空間內, 9位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3+3+3”地分批進駐,用不同形式的藝術描述他們關於“記憶”這一共同主題的理解,將會出現怎樣的場面;又,當整個創作過程對公眾公開,參觀者、被參觀者互相影響,會出現什麼樣的多米諾效應?

6月13日下午,由陳綾蕙當代空間主辦、知名策展人馮博一策劃的“空間的多米諾計劃”召開新聞發佈會,在已完成的三位藝術家的作品之間(6月6日開始的三位,作品已完成),向媒體及公眾揭開了這個“3+3+3”多米諾計劃的面紗,馮博一、陳綾蕙及來自60、70、80年代的藝術家們各自闡述了他們理解中的記憶空間。

  

  (從左至右梁遠葦、唐暉、于凡、秦沖、辛雲鵬、梁碩、馮博一、劉禮賓、陳綾蕙、史金淞)

(藝術家與媒體觀眾在多米諾空間裏齊聚一堂)

  一場關於記憶的命題作文

  策展人馮博一講,近年來,他一直在尋找一種不那麼中國式傳統、不那麼西方式的展覽形式,來展示當代藝術更具創造力的聲音。區別與以往展覽的是,這次多米諾計劃改變了展覽和創作的形式,整個展覽變得更實驗性也更有趣味性。9位藝術家不再是在獨立空間內創作,而是在一個空間,就同一個主題進行開展,空間和主題的限制令他們的創造力得到更大激發,參觀者未知的反應對於他們來講是挑戰更是機會。在陳綾蕙空間這樣的私人畫廊開展這樣非商業性的實驗性展覽,更為策展人、藝術家和畫廊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

  記憶是人類共有的事物,來自60、70、80三個不同年代、帶有不同記憶的藝術家們,將他們記憶中的某一事物、文化印象,尋找不同媒介輸出,將個人記憶空間“迻譯”到一個公共空間,互相交流、對話,陳綾蕙當代空間暫態成為記憶的磁場。

  藝術家形態迥異的作品折射出中國不同城市、地域、文化、不同成長經歷的記憶烙印,參觀者行走其中觸發舊的記憶、産生新的記憶,共同碰撞、形成記憶的多米諾效應,也成為一種創作。

(會後藝術家與媒體交流)

  一切“進行中”的大聲場

  在馮老師的“命題壓力”下,秦衝、梁遠葦、臧可心、于凡、梁碩、辛雲鵬、唐暉、史金淞、于吉9位藝術家分別展示出了各自的創造力,他們將用想像力將陳綾蕙安靜的空間變成了記憶交替對話的大聲場。

  秦衝氣勢非凡的“過去·未來”,給人震撼;梁遠葦的“球”,留人足跡;臧可心的空白攝影,讓人忍不住駐足;史金淞的“做把刀子”,志願者捐助的每件物品都在“訴説”;辛雲鵬的“聊聊天”會成為每日更新的語音記憶;于凡“池中之獸”將在空間一面碩大的墻上用蠟做成浮雕,天窗光線照射下,雕塑表面會在展覽間逐漸融化,每天會呈現不同狀態……

  所有作品都將呈現出一種未完成狀態,人與作品、環境與作品、人與環境都在互相影響。從藝術家進駐創作開始到展覽結束,對於記憶的感受表達從未停止,人人都既是作品的參與者又是評判者,置身事外又難脫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記憶的碰撞交替妙不可言。

  6月6日,第一批藝術家秦衝、梁遠葦、臧可心已經進駐,發佈會召開時他們的作品已然完成,置身他們已完成的作品中,使我們對多米諾計劃的實驗性窺豹一斑。

秦衝--過去·未來

  秦衝在製造著“過去·未來”

時空恍惚的“過去·未來”

  秦衝把沒有書寫的“白紙”燒去一端,留下的部分卷成紙筒,任意擺放卻參差不齊、貌似層巒疊嶂,自有一派蒼茫感。所有燃燒留下的“紙灰”堆積地面上,參觀者會不自覺的把腳下的紙灰帶走、參與作品其中。

  秦衝的作品帶有些許東方禪宗“無為”的意味,沒有書寫的白紙、被燒掉帶走的紙灰代表過去與未來兩個虛無,我們停留的只是此時此刻、記憶也産生在此時此刻,每個此刻都會成為過去的記憶,每一個未來也會成為停留的此刻。

  秦衝,男,60年代生人。個展有《黑白聯合國》、《黑白灰》、《影子》等,群展有《第四屆布拉格雙年展》、《書在當代中國藝術中的再創》、《世界的剩餘部分》等。

  臧可心---演算的偶然

行為藝術 可心的演算

計量草圖

作品進行中

演算的偶然成品

  精於易經的臧可心做的是一件攝影行為藝術作品,她用易經計算方法演算出自己要拍照的方位,分別在五個卦位拍攝當時的藝術空間,成為一系列攝影作品,而她本人和工作人員準備這一作品的圖片和VIDEO也成為一個作品。

  演算有偶然、生活更偶然,在一切做好的時候,臧可心的相機裏卻沒有膠片了,在沒有膠片的情況下,她的拍攝仍然繼續了,所以參觀者看到的是五幅空白的作品。對於此,可心坦然地笑著,這大概是生平最偶然的作品,整個作品過程都是一次難忘的回憶。

  臧可心,70年代生人,旅德藝術家。主要個展有《Shooting Beijing-Shooting Karlsrube》等。群展有《Totalstadt-北京個案》等。

  梁遠葦---球

工作中的遠葦

遠葦與她的記憶親切合影

二樓空間

梁遠葦將她所看的蘇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隱喻》融入了作品中,在二樓空蕩蕩空間的地板上,她把整本書的版式用逐頁用膠布複製放大6倍、用眾多的膠布貼在地面上,成為一頁頁的印記,那些錯落的文字、突然插入的段落,都是遠葦殘留的記憶。據遠葦説,這本書對闡釋和隱喻的質疑與自己的作品主題一致,她對作品的過程和形式感也有了區別於以往的感受。

參觀時,每個參觀者走過都會留下腳印,膠布將承載展廳地面對整個展覽的記憶,但這段“記憶”,這一部分由參與者們共同製造的“歷史”,卻被設定為在地面的整個歷史中終將被抹去。展覽結束後,膠布將被揭開,做成一個球,所有的人的記憶會被團在一起封存。

梁遠葦,70年代生人。主要個展有《115樓 1904室》等

發佈會結束,陳綾蕙空間裏的記憶故事卻剛剛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是記憶的創造者與觀賞者,讓我們期待更精彩的記憶故事與更精彩的藝術未來。

“空間的多米諾計劃”展覽

參展藝術家:秦衝、藏可心、梁遠葦、于凡、梁碩、辛雲鵬、唐暉、史金淞、于吉

主 辦:陳綾蕙當代空間 策展人:馮博一

時間:2009年6月6日——2009年8月30日

地點:陳綾蕙當代空間(北京草場地——朝陽區崔各莊鄉北皋甲一號)

http://www.chenlinghui.com/tabid/553/Default.aspx

電話:64318830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