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洪潮:國畫捍衛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05 16:00:1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山雨欲來

 

在後現代、波普藝術的強大衝擊下,傳統國畫頗有些氣短;而拍賣場上一些內地油畫家動輒千萬元級的成交價更是讓人感嘆國畫價值的低廉。

“國畫是與民族氣質、中華文化緊密聯繫的,得到世界完全認可還需要時間,理解國畫的價值要放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才行,而這一點目前還很難。”宣紙、毛筆、墨香、還有墻上未完成的作品,洪潮的畫室內,話題不覺圍繞中西繪畫的價值展開了。

洪潮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東方山河畫院院長,中國美協會員,還是日本亞岡美術學院的客座教授,畫法上師從黃賓虹、李可染、賈又福一脈,專注水墨山水的創作。

經常在海外辦畫展和遊歷的經歷,讓洪潮對國畫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清醒深刻的認識。

根基必須是傳統的

水墨山水是國畫獨有的創作形式,經過數百年的積澱,技法和理念都相當成熟,要創新非常 困難。但藝術創作對創新是有內在要求的,否則就難免“衰落”。

説到這個話題,洪潮的看法是,“一定要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不能純用西方的概念和技法造些怪、醜的東西。”“國畫的欣賞和創作都依賴於傳統文化修養的積澱,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繼承到一定程度才能談得上創新,要達到新的境界更需要如此。單純講創新是沒有意義的,創新往往是偶然的發現和體悟。”

國畫大師黃賓虹“青城坐雨”和“瞿塘夜遊”頓悟畫理的故事是繪畫界津津樂道的。洪潮也有類似的體驗,國畫的皴法已經非常成熟,有上百種之多,但經過長時間的摹習和創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洪潮創造出一種新的皴法“蝌蚪皴”。

“有一次我在黃山寫生,突然間電閃雷鳴,白色的光照在山的斷層上,我發現山的肌理非常自然,像一個個小蝌蚪一樣,不同地排列著,就記錄下來,結果發現畫面顯得更具有韻律,經過整理後,就有意用在自己的創作中,有很好的效果。”洪潮説,這個小小的創造只能算是意外的恩賜,國畫家現在最需要做的是繼承,特別是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只有這樣國畫才能提高,留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畫國畫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浮躁是大忌。”

洪潮生於安徽書畫之家,從小跟隨父親洪士烈學習中國畫,後又拜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安治、黃潤華、姚治華門下,並考取了當代國畫大師賈又福的研究生。

在學畫過程中,洪潮的山水畫主要沿著龔賢、黃賓虹、李可染、賈又福一脈傳承下來,尤其是積墨法的使用成為他的強項,洪潮的積墨法綜合傳承了諸家的特點,他的山水畫以層層積染的墨色為主,渲染出渾厚蒼潤的意境。他雖然是賈又福的弟子,但能夠自覺地“師其心而不師其跡”,在構圖和筆墨特別是畫面黑白、虛實、疏密的處理上,儘量與老師拉開距離。

雖是強調繼承和傳統,西方繪畫還是給現代國畫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特別是學院派的一些國畫家有意識地把一些西方繪畫的透視關係、用光、技法揉入創作中,形成新的風格。“賈又福老師的繪畫風格中就有西方繪畫的理念和技法,比如色彩對比,光線的運用,但總體感覺和把握上還是基於中國哲學的,比如白即是黑就是道家的理念。”洪潮承認自己在創作中也會借鑒和使用西方的東西,但根基必須是傳統的。

與商業保持距離

普通人的印象中,西方繪畫重重現和寫實,強調素描、人體等基本功,而中國繪畫重“意”,更空靈,很多時候與書法和詩歌直接相通。

在洪潮看來,其實中西方繪畫最終都是重“意”的,包括從西方繪畫的發展軌跡看,梵谷之後,畢加索,印象派,野獸派,包括後現代主義的繪畫,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畫從根上就是強調意境,這也是古人經過摸索,經過中國文化的陶冶形成的,應該説在對“意”的表現上,國畫有更長時間的積澱和更深厚的體系可以依賴,這是西方繪畫所沒有的優勢。

“西方的畫家獨立性更強,每個人都強調自己的風格,而且各個藝術流派之間往往是斷裂的,在實際的交流中,不少西方的畫家其實非常羨慕中國畫家,因為中國畫自成體系,有根可尋,當然這一方面也提高了國畫家創新的難度。”但洪潮説,藝術是歲月和閱歷的積累,曲折和磨難是創新必然的歷程,太容易做出的創新往往是沒有根基和生命力的,在藝術史上也不會得到認可。

對於近幾年拍賣市場對國內油畫的瘋狂,洪潮不願意過多評述,他説,油畫説到底還是歐洲人發明的東西,根兒不在你這兒,某些被高價收購的畫兒,很多時候並不是買家認可這些繪畫的技法和水準,而是對其傳遞的文化資訊甚至是政治資訊感興趣。

國畫才是中國繪畫真正的代表,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國畫的地位也逐漸被國外藝術界所認可,但接受程度還是大大低於油畫。“這需要一個過程。國畫形成成熟的體系都用了幾百年,真正讀懂一幅中國國畫對國人來講都需要很高的修養,況且是外國人、外國的藝術家?”對國畫的現狀,洪潮認為也是現實使然。

“西方的美術觀點強調的不是技法,而是表現一種思想和對人、事物的態度。在藝術市場上,油畫像美元一樣,是一個流通象徵。這表明,西方對於國畫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洪潮在圈裏以低調著稱,“我們到底要做一個藝術家還是生産商,如果要做藝術,必須靜下心來,拋開一切雜念,進行創作。但在經濟社會的大浪中,藝術界早已商業化,這要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

雖然不及油畫那麼熱,但國畫收藏也逐漸升溫,海外也有專門的拍賣機構運作中國畫的銷售,作為一名“靠畫畫兒糊口”的畫家,洪潮卻一再提醒,收藏國畫一定要謹慎。“衡量圖畫的藝術價值,更多的應該從學術上出發,不要僅以畫家的個人名氣和官職高低為標準來收藏,這是一個誤區。”洪潮説,企業家和書畫愛好者收藏他的畫較多,這些人大多通過經紀人進行約畫。有些人就把我請到他的家鄉,畫出他們的思鄉之情。“因為我也喜歡畫我的家鄉,所以這種創作心情還是非常愉悅的。”洪潮説,但對於那些“囤畫兒”的人,他是非常排斥的,“那是泯滅藝術的純商業投機行為,對藝術更多的是傷害。”

今年的全國美展恰逢建國60週年,規模空前,洪潮也正忙著創作,“我還是要創作山水畫,我打算將家鄉皖南作為載體,體現出建國六十週年的變化。”為了這次創作,洪潮已經去了三次皖南,反覆打稿,細細構思,尚不敢輕易落筆。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藝術界的頂尖人物 兩師生:林風眠與趙無極(圖)
· 威尼斯雙年展首現"中國面孔" 劉中作品亮相(圖)
· 無錫:姜昆“説書”
· 官布個展呈現60年從藝軌跡
· 中國畫成國內各類青年美展弱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