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茲遊奇絕冠平生——傅抱石關山月合作《長白飛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0 10:11:02 | 文章來源: 拙風文化網

傅抱石關山月合作《長白飛瀑》

從1959年至1963年,傅抱石在國內作過五次大規模的旅遊寫生訪問,其間創作了大批以途中所見所聞為題材的作品,成了其晚年生活和創作的重心。第一次旅遊寫生是1959年6月,傅抱石應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由長沙轉往韶山,以韶山附近的山川名勝和遺跡創作了一組作品,後來並出版《韶山寫生集》。第二次旅遊寫生是1960年9月,傅抱石率領江蘇省國畫院為中心的“江蘇國畫工作團”,包括錢松、魏紫熙和亞明等13位畫家,經歷三個月的時間,旅行了二萬三千余裏,走訪了河南、陜西、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六個省和十幾個大城市。事後集合諸位畫家以是次寫生旅行所見景觀為題材的作品,在北京舉行“山河新貌”畫展,同時出版畫集。第四次是1963年春天,攜家人在杭州、桐廬、富春江一帶寫生,留下了不少以江浙和西湖一帶風景為題的佳作。最後一次旅遊寫生是1963年11月,傅抱石回到江西南昌後,在廬山、井崗山、瑞金、黃洋界、茅坪等地寫生,並經湖南回南京。

這幀作品是創作于第三次旅遊寫生途中。繼1959年7月至9月,傅抱石和關山月一同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繪製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後,他倆因創作任務,自1961年6月至9月,又一起到東北長春、吉林、延邊、哈爾濱、鏡泊湖、瀋陽、撫順、大連、長白山等地寫生作畫。後來還為此行舉行畫展,並出版《傅抱石、關山月東北寫生畫選》(遼寧美術出版社,1963年)。

這就是關山月在題跋中所指的“一九六一年夏,曾與傅抱石同往東北搜稿而作百日遊”。是次旅行以長白山和鏡泊湖停留的時間最長,創作的畫也較多。傅抱石在外文版《中國建設》雜誌而撰寫的文章《在更新的道路上前進》中提到:“這兩個地方,過去都是東北抗日聯軍的根據地,流傳著許多驚天動地的英雄故事。而現在呢,則又是一派和平安樂的景象,加上自然環境的雄壯美麗,真使人有‘茲遊奇絕冠平生’之感。”(葉宗鎬選編《傅抱石美術文集》,江蘇文藝出版社,1986,P676。)在旅行寫生的過程中,傅抱石繪製了不少畫作,有部分作品會在創作後馬上寫字題款,但往往有一些作品完成後並不立刻題款,主要是因為作者希望暫時將作品留下,日後因應送人或參展的需要再題上適當的相關內容和蓋上印章。可惜他在1965年9月29日,因腦溢血突然不幸病逝于南京漢口路寓所,故此遺留下部分還來不及題款和蓋章的作品,此作為其中之一。

從圖中所見,作者散鋒筆法的應用和“抱石皴”的發揮,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階段。傅抱石用筆根擦染出長白山高聳挺拔的山坡,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其壯麗氣勢和質感,以及山石在飛泉的影響下的濕潤感。而左邊傾瀉而下的瀑布更是充滿動感,恰如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意。傅抱石以散鋒筆法畫水所造成的效果顯著,在此畫前景水口中表露無遺。夏普在《傅抱石筆法論》中指出:“他畫水不像古人那樣,用中鋒單線鉤法,而是將筆鋒散開,筆尖觸紙,腕部運力,撥動手指,自左向右顫抖移動,畫出水面波紋……有時,在上述筆勢力中,加大運筆的壓力和腕指抖動的幅度,即畫出較大的水勢和流動感……人稱‘抱石畫水,如聞其聲’,信然。”(《傅抱石研究論文集》,傅抱石藝術研究會,1990,P64。)

關山月在1992年應友人之邀在此畫中的山路上加畫了三個騎馬的途人,“表達鞍上採勝之意趣”,平添了幾分生氣,又題跋記述三十多年前的舊事,對該作品十分重視。1993年7月1日至10日香港集古齋主辦的《關山月作品欣賞》展覽會中,這幀作品是展品之一,並且出版于該展覽會的圖錄中,彌足珍貴。

下一頁奧地利藝術家以心傳心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