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筆下卷來三峽風:川籍畫家陳可之和他的油畫(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9 15:25:27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陳可之,川人也,個頭不高,川音濃重,眼睛看人的時候有穿透力,那是畫家獨具的。他的油畫也有穿透力,因為他在畫布上塗抹的顏料能夠將眼睛看到的、心裏想到的表現出來打動人心。

他為北京奧運會專門創作了油畫《和夢一起飛》。

不過,他的畫最能打動我的,還是長江三峽,特別是三峽的石頭、三峽的浪花。沖刷了幾千年人類文明的三峽,不知養育了多少詩人和畫家,陳可之就是今日三峽培養出來的。他默默地看默默地畫,為畫壇吹來一縷凝重又清新的三峽風。他善於用光,尤其善用金色的光。金色,或許就是他的主色調。

世界上大峽谷很多,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條河流擁有長江三峽這樣長幾百公里又有7000多年人類文明沉澱的大峽谷,更沒有這樣一個大峽谷在過去短短年代裏發生如此天翻地覆、高峽出平湖的突變。數千年來承載三峽文明的主要地區沉入水下,數百萬人在短短時間內遷移,滄海桑田之變凝聚在短暫的時刻,産生猛烈的衝撞。這在陳可之心扉上撞擊出火花,引導他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去檢驗歷史遺産的橫斷面,表現天人合一的軌跡。

陳可之1961年出生在長江邊江津的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喜歡繪畫,甚至早在七八歲時就在“文革”的喧囂浪潮裏學著畫大型領袖像了。他畫得很像,周圍的小鎮居民都認為身邊出了一個畫界“神童”。

小時候家境清寒,父母節衣縮食為孩子購買最便宜的顏料。陳可之知道畫筆下的顏料來之不易,更加傾心於繪畫。

進入高中時,命運的轉機來了,“文革”結束了,高考恢復,四川美術學院破格錄取了17歲的高二學生陳可之。入學第二年,他與同學合作了著名油畫《歷史》。畫面是一個莊重會堂的門柱下,一個少女正在為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大幅畫像拂去塵埃。劉少奇已經逝去,不可復生了,復生的是人民的希望。文藝評論家王朝聞看到這幅油畫,撰文給予高度評價。《歷史》原作和複製件分別為中國美術館和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收藏。由此,陳可之列入上世紀70年代“傷痕畫派”的小代表,算得上順理成章。

他和我同一年大學畢業,很快來到重慶,藝術之舟從江津駛入三峽了。從此,他的藝術道路像三峽那樣壯闊起來。相熟之後的可之告訴我,他特別喜歡三峽的石頭,不管是傲立懸崖的巨石,還是江邊已被浪花磨圓的小小鵝卵石,都在他的心靈激起漣漪。於是,他傾力於畫三峽。尤其在三峽截流、大壩高起,過去近水的人文痕跡悉被淹沒之際,他畫得更加廢寢忘食。

他一次次踏上瞿塘峽之間的古棧道,追尋昔日縴夫的腳印,創作出《三峽縴夫》巨幅油畫。前年,他將這幅油畫在北京展出,我去看了,久久站在油畫前作聲不得,只覺得心旌撼動。而在這幅畫旁邊,是陳可之畫的三峽石頭《白堊紀組畫》——凝固了的歲月。

我要特意指出,作為油畫家,陳可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入的研習,擅長書法,這在油畫家中是不多見的,更少見的是他經常將中國書法融入油畫畫面。由此而延伸,他的衣著經常是中式的,喜歡喝茶,但是他不像許多四川人那樣喜歡“擺龍門陣”。對初次見面的人,他甚至有些靦腆。我想這是因為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畫布上、放到來往于三峽的道路之間了。我明白其中的道理,陳可之是為畫而生的,是為三峽留影而生的。

對社會上權柄之間的“要畫”習氣,陳可之頗有些無奈,感慨畫家一旦成名,應酬之作總是揮之不去,要知道他畫的是油畫,要完成一幅認真之作,沒有若干天是不行的。如果虛應故事,總會影響精心之作,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則從中看到了答案的另一面,專心下去,以畫筆為使命,陳可之將站上更高的藝術臺階。看準了目標,你就只管向前走去吧。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