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進 《遮蔽NO4-6 》
在2006 至2007年間宋永進創作了組畫《遮蔽》,在油畫靜物創作這個體裁作出了值得高度重視的成果。
《遮蔽》取材于特殊的靜物,與以往多數靜物油畫不同,不是直接來自日常生活的現成物象,而是作者自己專門動手組合而成的物象,厚木板和塑膠布。這個組合既有現實的影子,又被作者的匠心所照亮,成為某種象徵,某種縮影,從而吸引觀眾的眼睛,由表像的對照,升入某種心境和意念。木板的粗糙,木板的沉重,木板的古老,都與塑膠的光滑柔軟相呼應。塑膠布的透明質地,它的皺褶,它淡淡的光澤遮在木板上,像是些迷人的煙幕,象些科技含量很高的包裝。塑膠布,與沉重的粗木板相比,太當下了。也許,它們之間的組合其實就只是質感的組合,由於這種組合搭配,使得二者的質地都講出些東西來,仿佛是用質地講述出的幾則寓言。
宋永進為這組油畫投入了大量心血。每件都超過一米八十公分高度的大幅面,每件都是結結實實的造形、結結實實的顏色,哪一筆也取不得巧。想到以往宋永進筆下的空靈,瀟灑,他習慣的抒情的大筆觸,那些雅致飄逸的畫面,想到他從那樣的以往的筆法,如何進入《遮蔽》的狀態,達到《遮蔽》畫面那種言之鑿鑿的視覺説服力,實在需要作者全身心投入,需要作者擁有巨大的創造的潛力才可能實現如此的轉變。前人説“寧拙勿巧”,是提倡一種作畫的態度,也含著一種手法風格。在素材的選擇上,精益求精簡益求簡,能合併儘量合併,畫面上選擇描繪的物象越少越好,力求以一當十。在這個基礎上,描述得卻是細緻入微,不厭其詳盡、不厭其徹底,結結實實,厚厚重重。畫面上東西少,但是一定要畫得精,才能體現“致廣大盡精微”,才把每個形象都提升到精神象徵的高度,獲得紀念碑般的品質,而不是一般所謂“生動具體”而已。
藝術形象的感染力來自於個別與一般之間天衣無縫的融為一體,個別是生動、具體,一般是對於整體的感悟,對人生對藝術。在這二者之間簡單地捨棄一方,簡單地放棄一方總是損害了藝術效果和藝術品質,失去了藝術的感染力。而達到二者之間的平衡,實現渾然于一體的品質,就需要千錘百煉的努力,從觀察到表達,從運思到動筆,從理解到技法,全面地提高自己。相信宋永進在《遮蔽》這一組畫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一定會總結經驗,全面安排從長計議,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努力,在油畫創作中取得更紮實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