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面
揭秘成名
80後畫家被畫廊簽約,被收藏者關注,也被評論家質疑。
藝術增值 投資80後有賺頭
成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油畫收藏家表示,自己最近一直在收購80後畫家的作品,“太貴的大師級的畫買不起,而且價格已達到頂峰,增值空間很小。”成都一家畫廊的老闆透露,有藏家一次性購買了10個年輕人的作品,每張一兩萬元,只要其中一個是“潛力股”,那麼所賺得利益就可以彌補剩下的“非潛力股”。“這已經成為一種投資趨勢。”他還舉例:“數年前,就有一個香港設計師只用了十幾萬就買到張曉剛的一幅作品,目前可能已經值1000多萬了。”他還認為,像羅丹、高瑀等人的市場價值經過幾年的不斷購買,對收藏者而言風險相對較小。
業界看好 80後將蓋過知名畫家
藍色空間畫廊負責人齊先生形容80後畫家:“就像‘兵臨城下’,知名藝術家的輝煌最終會被他們沖刷掉,也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這個行業是發展的。”成都K畫廊今年已舉辦了20多個展覽,有一半以上和年輕人有關。負責人楊先生明確表示:“年輕人的藝術更純粹、更新鮮,我們當然樂意推廣他們。”
著名當代畫家周春芽正在策劃一個以80後為主題的藝術展覽,而他之所以扶持“80後”是因“80後給我的感覺非常好,完整的知識結構,獨立的思考能力,不隨波逐流,讓人相信他們就是未來的希望。”不過,周春芽給出忠告:“如果真想達到更高的水準,現在的藝術家要勇於主動挑戰,這樣才能有所成長。”
不乏炒家市場價格虛高?
中國“80後”畫家作品的特色幾乎是清一色的絢爛筆調,拒絕描繪沉重的社會話題。因此,他們的作品在市場上大量充斥後,立刻有評論家斥為是“垮掉的一代”。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80後的藝術前景一片光明,但也有藝術界人士擔憂:“這幾年,年輕藝術家由於參與了過度的商業操作,他們有些虛高的市場價格和本身的學術價值不匹配,甚至已經有藝術批評家一見到卡通類的作品就感到很憤怒,他們會疑問為什麼中國只能産生‘豆芽菜’式的藝術?儘管未來的天地非常廣闊,但是目前他們的思路會成為其藝術成長的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