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在近兩三年一下子空前火爆了:拍賣新高不斷刷新,畫廊、藝術空間的數量近乎瘋狂地增長,國外畫廊、基金會的不斷介入……整個藝術圈似乎處於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中國當代藝術似乎在經歷過“85新潮”之後又迎來了一次空前盛世,這也使得“泡沫化”成為描述中國當代藝術的最通俗字眼。2007年末,《美國藝術》上發表了一篇3位深諳中國當代藝術的國外觀察員的文章——《Money Talks Madarin》來批評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已經變成國際“大賣場”。在他們看來中國當代藝術好像變成了一個投機場、名利場、娛樂場,甚至已經成為了“股票市場”。中國當代藝術果真如此了嗎?
過去的20年是中國當代藝術國際形象建構的20年,同時也是被西方不斷介入、解讀的20年。自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之開端——星星美展時,黃銳等就明確提出“科勒惠支是我們的旗幟,畢加索是我們的先驅”的口號。此後的“85新潮運動”也是源於中國特定的社會現實和西方大規模首次接觸後碰撞出的藝術火花。國內藝術家緊緊把握住在特定的社會現實下西方當代藝術帶給他們的最鮮活感受,國外則有一批老外孜孜不倦地做“推手”,如戴漢志、莫尼卡、凱倫·史密斯等人。他們為中國當代藝術爭取國外展覽的機會,為中國當代藝術打開了一扇觀望與被觀望的窗戶,同時也在對西方解讀著傳説中的“中國”。尤其最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大收藏家烏利·希克設立了中國第一個當代藝術的獎項,併為大部分中國當代藝術品“買單”。不可否認,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操縱”了西方對中國當代藝術解讀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