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第二屆廣東新青年藝術大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9-21 08:44:20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2007年9月28日,“第二屆廣東新青年藝術大展”即將於廣東美術館開展。這次展覽是繼2004年成功舉辦“首屆廣東新青年藝術大展”之後的又一次凝聚本土青年藝術創作者的盛會。

        廣東美術館一直以來提倡對藝術新生力量的深度關注。通過本館的影響力、輻射力和高度負責的學術精神以及社會擔當的情懷,為藝術新生力量提供各種有力的條件,調動本館的策展資源以及和廣東美術館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理論家、批評家、美術史家、策展人等,以各種方式和途徑來推介、推廣廣東當代藝術,系統地對這一領域內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時時搜索和整理。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自身的力量來(局部地)改變當代藝術的生存環境,同時也作為一股負責的學術力量來矯正、彌補藝術市場化中的誤區和缺陷,讓新一代的藝術家在市場浪潮中,能夠保持一種相對獨立的思想品格和社會關懷的立場,從而使藝術的自由精神不至於被一種過度的商業口味所遮蔽。

        “第二屆廣東新青年藝術大展”將繼續深化這一理念,為青年藝術家打開一扇交流的窗口,建立一個開放的展示平臺和激勵機制,鼓勵更多有志於投身藝術事業的專業藝術家,甚至普通的藝術愛好者和從業者,積極探索、拓展自己的藝術創作之路。

        截至2007年8月5日,“廣東新青年藝術大展”籌展小組共徵集了700位藝術家的2000余件作品。在初步篩選出的16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基礎上,目前133位藝術家正式入圍本屆“新青年”藝術大展。同時,我們還特別邀請了包括魏青吉、林藍、楊纓、江衡等在內的14位廣東地區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參展。他們在各自藝術領域,諸如攝影、雕塑、中國畫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他們作為廣東青年藝術家的傑出代表,加入大展的平臺,與眾多成長中的青年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就藝術創作的各方面問題,進行廣泛多樣的切磋與交流。

        青年人對新生事物總是特別敏感。青年藝術家更是熱衷於嘗試利用各種媒介進行創作。因此,本屆“新青年”大展的作品種類,幾乎囊括了所有當代視覺藝術的形式範疇。從傳統的架上繪畫、雕塑、版畫,到各種類型的裝置、影像作品,甚至還選入了電子遊戲。雖然很多入選的青年藝術家尚處在學院學習階段,他們的部分作品也還顯得不那麼成熟,但他們親歷親為的創作熱情,以及其中所體現的當代青年文化視角,一定程度上預示了廣東當代藝術在未來的潛在發展空間。而且,作為廣東當代藝術的強大後備力量,這些參展藝術家,很多已經畢業于、或正在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以及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相信,在前所未有的寬鬆的創作環境和文化氛圍中,這些具有相對完備的專業背景的青年藝術家,一定能夠對廣東,乃至中國的當代文化藝術做出自己這一代人應有貢獻。除此以外,本屆展覽還注意吸收了一些正在海外留學的廣東籍青年藝術家,如:林玉燕(法國布爾日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肖珊珊(法國弟戎美術學院)和梁嘉(法國斯特拉斯堡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等。她們的作品雖然明顯帶有國外藝術教育的影響,關注的主題也與國內青年藝術家有所不同,但青年人共同的探索軌跡,仍然清晰可見。這些勤奮而執著的青年藝術家們在為自己贏得認可的同時,也為未來廣東當代藝術的發展藍圖,勾勒出了隱約的雛形。

        對於非在校的廣大青年藝術家而言,本屆大展同樣是一視同仁的。即將與公眾見面的參展藝術家中,有一些就是來自廣東各個地區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比如:肇慶學院美術系的李小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的汪淩等。或許有人會覺得,非專業學院的院校聽上去似乎不那麼“藝術”,但事實上,他們也是廣東當代藝術創作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目前的參展比重不大,但是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卻是不容忽視的。同時,由於他們多數是專業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對新生藝術創作力量的培養肩負著重任。因此,他們也是本次大展著重關注的群體之一。作為專業的學術研究與交流平臺,廣東美術館有責任,也有義務,一如既往為這些獨立於專業學院和創作組織的藝術家們,保留專門的席位,並繼續為他們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和支援。

        與展覽啟動之日同時,廣東美術館還將舉辦“首屆廣東青年藝術論壇”。屆時,王林、楊小彥、李公明、郭曉彥等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批評家和藝術家將齊集廣東美術館,並就“藝術:青年問題和問題青年”這一主題,進行為期兩天的深入探討。

        廣東美術館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和相關學術活動,系統地整合廣東本土藝術資源,進一步拓展青年藝術家群體與外界溝通學習的空間,為廣東文化藝術事業的深遠發展,挖掘和培養更具活力的原動力。

 

1981—DESIGN & ART

時間:2007年9月22日—11月8日

地點: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芳甸路199弄28號)

主辦: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ART BANK、THETHING

策劃:黃玥霖、鄭竹、肖敏

電話:021-5033 9801

傳真:021-5033 9803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345度上海新銳藝術大展
· 篆刻藝術大展在美術館開展
· Hungry God_ 印度當代藝術大展
· 首屆“國商杯”中國名家書畫藝術大展
· 水墨再生:2006上海新水墨藝術大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