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北京保利近現代書畫推出兩件大師級作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5-28 00:47:25 | 文章來源: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任伯年 花鳥集冊

    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將於5月31日開槌,在近現代書畫專場中推出了多件重量級拍品。其中齊白石的《遠山松林圖》和任伯年的《花鳥集冊》(徐悲鴻舊藏)最值得藏家關注。

    《遠山松林圖》是對白石老人大氣磅薄的繪畫風格、雋秀綺麗的繪畫語言、高深莫測的繪畫技藝所創造的巨匠風貌最淋漓盡致的展現,是白石老人山水畫作中又一佳作。畫中筆墨厚重飽滿、沉著蒼潤,氣勢挺立峻拔,設色淡雅而不失富麗,墨色凝煉卻氣韻通透回蕩。畫面上一道江水碧波舒緩,隔開了兩岸翠柏青松,于遙望中相互呼應,似乎寓示著彼此的同根同宗。彼岸群松,背倚巍峨群山,山勢高聳峭立,山脈縱橫起伏。山腳處看似不經意地以純淡顏色染出一座遠山。山色淡薄,卻不失厚實與沉穩;面積雖小,卻能拉伸整幅畫面的空間感;意境之清逸高遠于無聲中、于細微處。遠坡巨石走向與主峰取勢分傾兩側,增加了畫面的律動。畫中雙題,前後相距20餘年。雖白石書法風格已顯迥異,卻是同樣的流暢和舒美。這是十分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在一幅作品中同時地品味、研究白石老人書道的漸變與精進。第二次的題識不僅增加並提升了作品原有的氣勢與風韻,還提供了更多與作品相關的資訊、史料和佐證,這是在其他作品中不常出現的。此件作品估價100-160萬元。

    而任伯年的《花鳥集冊》,共10開,從題款“光緒丁亥秋七月山蔭任頤伯年寫于海上齋”及末頁徐悲鴻的跋語,可知創作于1887年,任伯年時年46歲。作品為畫家盛年之作,具有典型的個人風格,在筆法、墨色等方面均代表了他的花鳥畫藝術成就。作品為小寫意,注重意趣的發揮,格調明快。在取材方面,任伯年選取最富生活氣息的情景,如水鳥與岸石、折枝與棲禽,形成簡逸靈動的視覺感受。在賦色方面,借鑒了西洋水彩的技法,以寫意畫中的墨法表現形式處理色彩。作品採用沒骨法,下筆果敢,顯示出任伯年高超的造型能力。1933年,徐悲鴻曾在此冊中題有跋語。20年後他又欣然再題,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任伯年的仰慕之情:“伯年天才豪邁,所作皆有一種清新之氣,即係敗筆亦覺新鮮……”徐悲鴻青年時流寓上海,對任伯年的作品非常欣賞。他與任伯年之女任雨華、後人吳仲熊交往頗密。1928年,吳仲熊將伯年父女遺作未裝裱者數十幅贈與徐悲鴻,為徐悲鴻平生一大幸事。徐悲鴻一生藏有許多任伯年的作品,他的花鳥畫深受任伯年的影響。1950年,徐悲鴻為《任伯年畫集》撰寫《任伯年評傳》,顯示他在任伯年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此件作品估價為350-450萬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